俄罗斯又给西方划下红线!20号下午俄国家杜马上演罕见一幕,450名议员零反对、零弃权,清一色投了赞成票,一份给政府的呼吁书直接砸向欧盟,敢动我3000亿美元冻结资产,就别怪我“以牙还牙”绝不留情。 说穿了,这事是欧盟先挑起来的。那3000亿可不是小数目,是俄罗斯央行攒了几十年的家底,压箱底的钱。其中1910亿欧元,都存在比利时的欧洲清算银行里,相当于把钱袋子交在了别人眼皮子底下。 欧盟打得一手如意算盘,想拿这笔钱的收益当抵押,先凑出1400亿欧元,给乌克兰搞重建。算盘噼啪响,可俄罗斯哪能吃这个亏?普京早放了话,资产被没收,跟“经济投降”没两样,这口气,绝对咽不下去。 呼吁书里的反制手段,那才叫真够狠。直接冻结欧盟国家在俄的资产,跟比利时和欧洲清算银行要天价赔偿,甚至能用上2023年出台的《反扣押法》,把西方企业在俄的资产,干脆划到俄罗斯国库里。这招一出,等于直接抄了对方的后路。 这可戳中了欧盟的软肋。德国基尔研究所算过一笔账,真要是反制落地,德国企业在俄的资产得亏240亿欧元,大众、巴斯夫这些巨头,妥妥要栽个大跟头,多年的投入可能打水漂。 欧盟内部这会儿早吵翻了天。波兰、波罗的海三国,恨不得举双手双脚赞成动俄罗斯的资产,毕竟他们在俄没多少家当,光看热闹不心疼,站着说话不腰疼。 可德国、法国却慌了神。他们在俄的企业多、投资大,生怕开了这个坏头,以后自家企业的资产在别的国家也不安全,今天能冻俄罗斯的,明天就可能冻他们的,这生意还怎么做? 比利时更是急得团团转,钱大多存在自家的清算银行,真出事,第一个被拉下水的就是它,跑都跑不掉。其实这根本不只是钱的事,俄罗斯特意选在12月G7峰会前发声,就是要逼西方亮出底牌。 欧盟敢打冻结资产的主意,已经让不少国家心里犯嘀咕:欧元的信誉还靠得住吗?连别人的家底都敢动,以后谁还敢把钱放在欧洲?这就像存钱到银行,银行突然说要拿你的钱给别人花,谁还敢信这家银行? 说白了,这就是一场赌上全球金融规矩的豪赌。一旦“冻结变没收”成了先例,整个世界的金融秩序都可能被搅得稀巴烂。以前大家做生意,讲究个“资产安全”,钱存在哪儿、投在哪儿,心里有数。 现在好了,国家之间闹矛盾,就能随便动别人的钱,那谁还敢搞国际投资?谁还敢跨国务实合作?俄罗斯这步棋,看似鲁莽,实则也是被逼出来的。 3000亿是几十年的积累,是应对危机的底气,被人攥在手里还想挪作他用,换谁都不能忍。普京说“经济投降”,一点不假——连自家的钱都保不住,还谈什么经济主权? 欧盟可能觉得自己人多势众,能拿捏住俄罗斯。可他们忘了,俄罗斯手里也有牌。西方企业在俄的资产、能源合作的命脉、国际市场上的资源牌,哪一张都能让欧盟疼一阵子。 大众汽车在俄的工厂、巴斯夫的化工基地,都是真金白银投下去的,真被没收,哭都来不及。更关键的是,这事儿开了个坏头。以后国与国之间有摩擦,是不是都能拿对方的资产开刀? 发展中国家会不会担心,自己存在发达国家的钱哪天就成了别人的“抵押品”?到时候,大家都把钱攥在自己手里,全球资本流动停滞,贸易合作受阻,最后谁也过不好。 俄罗斯的全票通过,透着一股破釜沉舟的狠劲。欧盟要是识相,该收手时就得收手,别真把俄罗斯逼到墙角。可要是执迷不悟,非要试试俄罗斯的底线,那最后恐怕是两败俱伤,谁也落不到好。 这场博弈的走向,全世界都在盯着。是欧盟退一步,还是俄罗斯硬到底?是金融规矩守住底线,还是彻底被打破?不管结果如何,有一点是肯定的:随意动别人的家底,终究要付出代价。这世上的账,从来都算得清清楚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