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报!快报 伊朗正式宣布了 11月20日,英、法、德、美四国在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理事会会议上推动通过一项针对伊朗核问题的新决议。伊朗外长阿拉格齐批评该决议损害了IAEA的信誉和独立性。同一天,伊朗宣布由于欧洲三国启动"快速恢复制裁"机制,《开罗协议》不再有效,并致函IAEA总干事确认终止该协议。 西方国家此番出手的动机有三: 一是维护自身在核不扩散问题上的多边主义信誉。2015年伊朗与美、英、法、德、中、俄达成《联合全面行动计划》(JCPOA)框架协议,2016年正式生效。美国2018年单方面退出JCPOA并恢复对伊朗制裁以来,西方四国一直在寻找机会重建多边合作的信誉; 二是争夺对IAEA的主导权。IAEA总干事格罗西去年年底连任,西方四国此次联合出手,试图继续把格罗西扶持成"亲西方"的IAEA总干事,为继续对伊朗施压打下制度基础; 三是制造危机气氛,为未来对伊朗采取军事行动铺平道路。 伊朗此次反击的主要动机有二: 一是"反向制衡"。自伊朗与美方重启核谈判以来,一直在与欧洲三国及美国的核谈判中处于被动地位。伊朗试图通过此次出手主动制造新局面,将谈判中被动承受的制裁作为单方面退出协议的理由,从而实现"反向制衡"; 二是争取时间。在核问题上,伊朗希望与西方国家的博弈尽可能拖延,以争取时间为其铀浓缩活动铺平道路,让伊朗能够在技术上实现"突破"。 此次事件引发多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首先,IAEA在无协议情况下能否继续核查?按照最新情况,伊朗已正式宣布终止与IAEA的《开罗协议》,这将严重影响国际社会对伊朗核活动的监督能力。 其次,如果伊朗加速铀浓缩反制,西方国家很可能以"违反核不扩散义务"为由加强制裁甚至考虑军事选项。 最后,如果西方国家对伊朗采取军事行动,伊朗可能通过封锁霍尔木兹海峡、支持地区代理人等方式进行反制。这些问题都需要国际社会提前做好管控核风险的准备。 中东火药桶又被点燃?伊朗核问题升级可能引发连锁反应。沙特、以色列等国可能加快自身核计划或寻求更多军事支持,海湾地区军备竞赛风险加剧,一场核危机可能演变为更广泛的地区冲突。 这次伊朗核危机升级,暴露了国际核不扩散体系的深层困境。当多边机制沦为地缘政治博弈工具,当协议可以随意撕毁,当制裁与反制裁成为常态,核风险只会越来越大。真正需要的不是更多对抗,而是各方回到谈判桌前,以平等和相互尊重为基础,找到各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毕竟,核危机没有赢家,和平才是唯一出路。 这次事件说明,单边制裁和极限施压解决不了核问题,反而会激化矛盾。国际社会应该发挥更大作用,特别是中俄等国应该积极斡旋,推动局势降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