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5年,74岁左宗棠去世。慈禧闻讯,连忙翻阅左宗棠临终前上的奏折,脸色大变,

迎梅看养护 2025-11-21 17:47:13

1885年,74岁左宗棠去世。慈禧闻讯,连忙翻阅左宗棠临终前上的奏折,脸色大变,下旨:“准奏左爱卿生前遗愿。” 可没人知道,这份奏折,是他在病榻上写了又改、改了又写的。那年中法战争刚打完,福建水师全军覆没,台湾防线岌岌可危。 左宗棠忍着病痛,一边握笔写奏折,一边嘱托随员将这封信第一时间送入军机处。他不放心,怕台湾落入外敌之手。可这已不是他第一次为台湾鼓与呼。 早在1874年牡丹社事件后,日本藉口琉球船民被杀,出兵台湾南部。左宗棠彼时尚在西征途中,却专门致信朝廷,直言台湾若失,福建危矣,东南更难保。 这些话,写在《筹议台防折》中。那时没人听,只有他执着上书,坚持台地非偏远海岛,而是国家门户。 台湾之危还不止于外患。当时全岛为福建省辖地,政务杂乱,军防空虚,倘若列强再度染指,难有还手之力。 左宗棠自1880年起便多次要求“升台为省”,不仅为了设立巡抚一职统一军政,更希望借此调拨粮饷、设防兵力、修筑炮台。他明知国库吃紧,仍然坚持拨款,不惜自筹经费修建炮船、调兵驻防。他一向如此。 当年西征新疆,他把祖宅押了换军饷,宁愿身无分文,也不肯叫战事停滞。 在他任职两江总督、南洋通商大臣期间,不仅兴建船政局、支持刘铭传洋务建设,还亲自审议福州船政学堂的教学章程。他始终明白,若要护疆守岛,仅靠兵力不够,还需人才器械。 他多次在奏折中写明:“海防者,门户也;塞防者,根本也,二者不可偏废。” 而当他再一次站上风口浪尖,是在李鸿章主张“弃地保海”的时候。沙俄侵伊犁,朝廷内议弃守西北,集中力量建海军,左宗棠独排众议,誓死力争。 他多次上折,陈述“若弃新疆,则蒙古不守;蒙古不守,则京师动摇”。朝野震动,光绪最终批准西征,左宗棠率军出陕,收复南疆。 胜后他不居功,只求整顿屯田、修筑道路、恢复教育。 从甘肃、陕北到乌鲁木齐、哈密,再到台湾、福州,每一处战略布防,都有他步步走过的痕迹。 他活着时,不为名,不贪利。死后家中仅余白银两万五千两和几处老宅,俸禄多已用于军费或船政学堂兴办。 当慈禧在奏折中读到那句“台湾不设巡抚,恐贻边患”,才真正意识到这位老臣之远虑。她即刻批复:准奏,台湾建省,由刘铭传任首任巡抚。 台湾由此翻开近代化的一页,铁路、电报、炮台、兵工厂一一兴建。

0 阅读:30

猜你喜欢

迎梅看养护

迎梅看养护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