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破脸?德国总理默茨公开表示,绝不会允许由中方生产的组件进入德国未来的6G网络建

娱妮相约娱乐 2025-11-19 14:09:49

撕破脸?德国总理默茨公开表示,绝不会允许由中方生产的组件进入德国未来的6G网络建设中来。 11月13日柏林一场商业会议上,德国总理默茨的表态让在场企业代表倍感意外。 他明确宣称,未来德国6G网络中绝不能出现中国生产的组件,甚至将美国技术也一并排除在外,转头便提出要与法国商议共建“自主独立”的技术体系。 但德国真有底气将中美两大技术力量同时推开吗? 默茨的表态说得掷地有声,但熟悉德国通信业的人都清楚,这更像是一句难以落地的政治口号。 早在2024年,德国就以所谓“潜在安全风险”为由,定下逐步移除华为、中兴等中国企业设备的计划,还划分了两个阶段:2026年前清除核心网络中的中国技术,2029年底前全面替换通信塔、天线等外围设备中的中企产品。 可一年多过去,推进进度却慢得让欧盟失去了耐心,负责技术主权事务的欧盟副主席直接点名批评,甚至计划将此前的建议升级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条款,德国若再拖延,可能面临侵权诉讼与经济处罚。 欧盟催得紧,德国运营商却迟迟没有实质动作,根源在于德国电信业对中国设备的依赖早已根深蒂固。 目前德国电信网络中,近六成设备来自中国厂商,华为更是凭着超高性价比,成为德国电信、沃达丰等行业巨头的核心合作伙伴。 运营商并非不愿替换,而是根本换不动——这些设备已与整个通信系统深度耦合,绝非拧下一颗螺丝、更换一个零件那么轻松,硬拆硬换相当于给运转中的通信系统动“心脏手术”,稍有疏忽就可能引发连锁故障。 动“手术”就得买单,这笔更换成本的账目,德国政府算了好几个月仍无定论。 据彭博社披露,仅替换华为设备的直接成本就超过20亿欧元,折合人民币约165亿元。 资金来源成了最大难题,德国政府正考虑从公共资金中划拨补贴,甚至动了国防或基础设施专项资金的念头。 不过这一想法已引发争议,毕竟默茨年初才推出5000亿欧元的基础设施特别基金,被外界称为“财政火箭炮”,现在又要额外划拨数十亿欧元用于拆除旧设备,不少民众质疑:纳税人的钱该这样花吗? 德国政府内部对此也未达成统一意见。 默茨这边喊着要与中国技术切割,那边副总理兼财政部长克林拜尔已敲定下周访华,还要参与第四次中德高级别财金对话。 这种微妙的内部分歧并不难解释,默茨或许能暂时搁置经济账,但企业不能——中国是德国第二大贸易伙伴,汽车、化工等德国支柱产业,都高度依赖中国市场。 若真要与中国技术彻底切割,受损的终究是德国自身,这也是默茨不敢把话说死,特意补充“做不到完全脱钩”的核心原因。 既不愿与中国彻底撕破脸,又要兑现“自主”承诺,默茨便把希望寄托在法国身上,称将与马克龙在数字主权峰会上商议“摆脱依赖”的方案。 可这个合作对象真能靠得住吗?稍微梳理就能发现,法国电信早已与中国移动等全球17家运营商联手发表6G研究论文,共同推动全球统一的6G标准。 法国自身都在与中国企业深度合作,此时要和德国联手“摆脱对中美依赖”,更像是互相给台阶的外交辞令。 退一步讲,即便德法能真正拧成一股绳,要联手搞出独立的6G技术体系,难度依然不小。 全球6G标准必要专利版图中,中国企业持有超过四成份额,德国占比却不足5%,连参与规则制定的资格都很勉强。 现实层面,欧洲半导体产能合计仅占全球8%,诸多关键元器件依赖进口,连基础元器件都难以自给自足,却想搭建完整的6G产业链,无异于在沙滩上建高楼。 英国的前车之鉴其实就在眼前。 当年英国推进“去华为”,不仅多耗费31亿美元,还让5G部署滞后两三年,网络中断率飙升40%。 可德国对中国设备的依赖度远高于英国,若硬着头皮复制英国路径,付出的代价恐怕只会是英国的数倍。

0 阅读:0
娱妮相约娱乐

娱妮相约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