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名俄罗斯人刺杀绍伊古,炸弹装在墓地花瓶里,摄像头实时监控。 11月17日消息,俄罗斯安全部门在莫斯科特罗耶库罗夫公墓挫败了一起针对俄联邦安全会议秘书绍伊古的暗杀行动。 俄罗斯安全部门事后披露的信息显示,他们早在一周前就捕捉到了异常信号:两名身份不明的男子连续三天在公墓周边徘徊,既不祭拜也不询问,只是反复观察绍伊古往年参加活动的固定路线,甚至用手机偷偷拍摄墓碑布局。 这般反常的举动,立刻引起了反恐部门的警觉,一组便衣人员随即展开秘密盯梢。 被盯上的这两人,都是土生土长的莫斯科人,三十多岁,无固定职业,其中一人还有盗窃前科。 安全部门调取的监控记录显示,案发前一天下午,他们在公墓门口与一名戴鸭舌帽的男子短暂碰面,对方递给他们一个黑色塑料袋包裹的物品,整个过程不到十秒便匆匆分开。 后续追踪证实,那名男子是来自中亚某国的非法移民,案发后不到两小时就已离开俄罗斯境内,显然是负责传递物品的“信使”。 真正的杀机,就藏在一个看似寻常的陶瓷花瓶中。 这个高约三十厘米、印着复古花纹的花瓶,和公墓里常见的插花容器别无二致,瓶身还特意做了些磨损的旧化处理。 可拆开后就能发现,花瓶底部被掏空,里面塞满了塑性炸药,药量足以在五米范围内造成致命杀伤。 而更值得警惕的是,炸药旁藏着一个指甲盖大小的微型摄像头,通过内置4G模块实时传输画面,镜头正对着绍伊古往年站立的位置,背后操控者能清晰掌握目标是否进入引爆范围。 11月17日清晨,那两名男子趁着晨雾将花瓶摆到指定墓碑旁,正准备转身离开等待信号时,埋伏在周围的安全人员迅速行动,没等两人反应过来便被按倒在地。 现场除了查获这个花瓶炸弹,还有两部经过改装的加密手机,手机里没有通话记录和短信,只装着一个专用通讯软件,发送的全是经过编码的数字串。 这种操作模式,和此前多起境外势力策划的袭击案高度吻合。 审讯几乎没遇到太大阻力,其中一人很快就交代了实情。 两人是通过一个地下论坛被招募的,对方起初只说“帮忙放个东西,给五万卢布报酬”,直到拿到花瓶后,才告知里面是炸弹,目标正是绍伊古。 这时两人已骑虎难下,对方不仅摸清了他们的家庭住址,还拿出其中一人女儿的上学照片,威胁若中途退出就对家人不利。 至于背后雇主是谁,他们也说不清楚,只知道对接人每次都用变声电话联系,从不透露身份。 顺着加密手机的信号溯源追查,调查人员找到了突破口。 通讯软件的服务器虽设在境外,但技术人员通过数据残留恢复了部分解码信息,里面多次出现“基辅方面确认”“按原计划执行”等表述,还附带了绍伊古近期的行程表,详细程度远超公开信息。 那名中亚移民的出入境记录也显示,案发前一个月他曾在乌克兰停留两周,入境俄罗斯时使用的是伪造证件,而伪造证件的编号,与乌克兰情报部门此前使用的模板一致。 这起未遂暗杀案,在俄罗斯社会引发了不小的震动,尤其体现在公墓管理上。 案发后第二天,特罗耶库罗夫公墓就升级了安保措施,所有带入园区的物品都要经过安检,外来人员必须登记身份信息。 常来祭拜的民众直言,现在看到墓碑旁的花瓶都会下意识多留意,从没料到这般庄严肃穆的地方会成为袭击目标。 这种担忧并非空穴来风,毕竟公墓作为开放公共场所,人员流动大、管理相对宽松,确实容易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目前,那两名俄罗斯男子已因“恐怖主义活动”罪名被提起诉讼,相关后续调查仍在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