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知道德国为什么最近敢肆无忌惮地挑衅中国?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因为中国太仁慈、

古今知夏 2025-11-16 10:32:56

你们知道德国为什么最近敢肆无忌惮地挑衅中国?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因为中国太仁慈、太善良,挑衅中国不仅代价小,中国也不敢把他们怎么样,而且对抗中国能够在国际上增强影响力,所以敢于挑衅中国的国家越来越多,尤其是一些弱小的、甚至是八杆子打不着的国家,总想碰瓷找存在感。 上个月外长访华因涉台言论被搁置,换谁都该赶紧补救,可德国倒好,反倒来了劲,接二连三对华发难,这操作简直不要太离谱。 其实这哪儿是真的敢和中国叫板,说白了就是一场 “演戏给别人看” 的闹剧, 对内转移经济颓势的压力,对外讨好美国、刷欧盟存在感,可演着演着,差点把自己的饭碗给砸了。 最先闹出来的钢材关税,就是典型的 “自欺欺人”。默茨政府高调喊着 “保护本土工业”,给中国钢材加税,可转头就被自己人拆了台。 要知道,德国汽车行业对华出口占比都快三分之一了,而中国产的高强度钢材,正是德国车企压低成本、抢占市场的关键。 最讽刺的是,联邦政府这边喊着 “对抗”,巴伐利亚州的经济部长却悄悄带着企业家访华,一口气签下 17 亿欧元的汽车零部件大单。 一边要和中国划清界限,一边又舍不得中国市场的红利,这种分裂操作,说白了就是既想当 “硬汉”,又怕饿肚子。 紧接着德国央行行长纳格尔的 “稀土反制论”,更是把 “急眼了” 写在了脸上。这位本该管金融的官员,跨界对中国稀土指手画脚,说要搞 “反制”,可他心里比谁都清楚,德国根本离不了中国稀土。德国的汽车、机械、化工这三大支柱产业,92% 的稀土加工产品都得从中国进口。 现在德国忙着搞 “氢能战略”,满心想着转型高科技,结果发现从电机到密封材料,关键环节全被中国卡着脖子。 欧盟喊了两年要建自己的稀土供应链,到现在连个影子都没有,而中国早就占了全球 85% 的加工产能。说白了,这声 “反制” 就是虚张声势,纯属给自己壮胆。 最让人不能忍的,还是柏林在台湾问题上的小动作。蔡英文跑去柏林参加所谓 “自由大会”,发表分裂言论,德国联邦议长居然还亲自站台。 嘴上说着坚持 “一个中国” 原则,背地里却纵容 “台独” 分裂势力,这种两面三刀的操作,彻底暴露了他们的投机心态。他们以为靠这一手能讨好美国,换点安全支持和科技合作,可没想到中国直接暂停了中德氢能联合研发项目。 而他们寄予厚望的美国半导体企业,不仅没兑现对德投资,反而还在扩大在华产能,这波真是 “赔了夫人又折兵” 说穿了,德国现在就是 “嘴上硬,身体诚”。2025 年前三季度,德国对华投资同比涨了 18%,巴斯夫湛江基地、宝马沈阳新工厂还在不停加码。政府喊着 “脱钩”,企业却忙着 “挂钩”,这种撕裂的背后,是德国躲不开的经济困境。 连续两年 GDP 负增长,失业人口破 300 万,贸易逆差越来越大,德国根本承受不起和中国脱钩的代价。他们想靠对华强硬转移国内矛盾,可现实是,中国市场早就成了德国经济的 “压舱石”,真要是断了联系,最先扛不住的就是他们自己。 还有个特别可笑的点,德国搞的 “供应链友岸外包”,本来想减少对华依赖,结果反而让本土企业的生产成本涨了 23%。产品卖不动,订单往外跑,企业怨声载道。这就好比想丢了拐杖自己走,可没想到腿还没站稳,直接摔了个跟头。 回头看看,德国以前靠工业实力横着走,可现在时代变了。中国不是当年的弱国,欧盟也不是冷战时的铁板一块,德国还抱着老思维想靠强硬刷存在感,根本就是找错了方向。 他们误以为中国的仁慈是软弱,把相互尊重当成可拿捏的筹码,却忘了中国捍卫核心利益的决心从来都不含糊。

0 阅读:44

猜你喜欢

古今知夏

古今知夏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