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华国锋虽然确定了永远保留毛主席遗体,但有个大问题一直没有解决,按照中国

混沌于浮云 2025-11-15 23:44:40

1976年华国锋虽然确定了永远保留毛主席遗体,但有个大问题一直没有解决,按照中国人的思维,人死后的坟墓要建造在偏僻安静、有树有水,鸟语花香的地方,那么纪念堂建在哪里最合适呢? 华国锋出生于1921年,山西交城人,原名苏铸。早年家里开小作坊,他上过小学和职业学校。1938年投身抗日,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山西搞游击,担任县委书记和武装政委。1945年转到阳曲县委书记。1949年后,他南下湖南,先当湘阴县委书记,管武装大队。1951年升湘潭县委书记,那儿是毛主席老家,他抓交通和农业互助组。1952年成湘潭地委副书记兼专员,1954年地委书记。1955年参加中央会议,介绍农村合作社经验,得到认可。1956年省文教办主任,1957年统战部长。1958年副省长、省委书记处候补书记。1959年省委书记处书记,继续抓经济和水利。1964年主持韶山陈列馆,1965年韶山灌区工程。 谷牧1914年生在山东荣成,原名刘家语,农民家庭出身。读过师范,1931年入团,1932年转党。1934年去北平搞左翼作家联盟,1936年进东北军做兵运,策动起义。1940年后在山东根据地,任分局秘书主任、统战部长,滨海地委书记。内战时华东局秘书长。建国后任济南市委书记兼市长,抓城市恢复。1952年调上海,市委宣传部长、副书记,工业委书记,华东局工业部长。1954年国家建委副主任,1957年经委副主任。1965年建委主任。1973年复出,国家建委负责人、计委副主任。1975年国务院副总理,管工业交通整顿,制定铁路工作决定。 华国锋1970年任湖南省革委会代主任,后正式主任和省委第一书记,兼广州军区政委。1971年调中央,任国务院业务组副组长,管农业财贸。主持全国棉油糖会议,提出农业方针。1972年起草进口设备报告,形成四三方案。1973年公安部长、政治局委员。1975年继续抓经济。1976年周恩来逝世后,华国锋任代总理,主持中央工作。4月成第一副主席、总理。10月任党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 谷牧在1975年副总理岗位上,协助邓小平抓工业,推动技术引进和基建规划。他注重调研,到基层检查项目,确保质量。1976年毛主席逝世后,他参与遗体保存和纪念堂筹备。作为第九办公室协调人,谷牧指导设计,避免封建元素,确保现代风格。 决定保留毛主席遗体后,选址成了头等大事。传统上,中国人觉得坟墓该在安静地方,有山水树木才好。专家组先看香山,那儿有双清别墅,两股泉水,松柏成林,毛主席生前办公过。景山高点,能眺望北京全城,红墙黄瓦壮观。北海园林湖水荡漾,古树花香。这些都偏僻幽雅,符合老观念。 但有建筑专家反对,说偏僻不利于群众瞻仰,传播精神得建市中心。还建议抛弃圆形陵墓,改现代纪念堂,用水晶棺近距离参观。这想法新鲜,在中国人看来,死者该安静不扰,可很快就获华国锋赞成。他觉得天安门广场合适,那儿有人民英雄纪念碑,上有毛主席题字,西边人民大会堂,东边中国历史博物馆。加纪念堂,更宏伟,便于瞻仰。 经过多次讨论,位置定在广场南部,人民英雄纪念碑南、正阳门北,原中华门旧址。结构弃圆形,建现代馆,放水晶棺。谷牧提三点:设计脱离封建陵墓,毛主席强调去封建;避免地下阴暗潮湿,不压抑;大厅开阔庄严,有气势。这些建议让大家点头。 华国锋布置三项:位置固定,无需再议;样式按谷牧意见,大气,便于保存和瞻仰;工程一年内完,精心组织。专家从十多个单位集结,方案经政治局审定。最终选天安门广场中轴线,取代旧城门。 工程1976年11月24日奠基,华国锋参加,培土基石。指挥部由李瑞环任总指挥,谷牧管第九办公室,协调设备。材料全国供应:四川花岗岩、广东瓷板、陕西延安松树、新疆天山种子、唐山土壤、南京彩石、昆仑石英、江西杉木、珠峰岩石。70万人象征性劳动。 建设冬季启动,寒风大雪中推进。工人用铁棒压塔吊防滑,吊装空心板。有人爬40米塔臂修故障,有的断肋骨仍绑钢筋。连续工作24小时、36小时甚至几天不睡。带病坚持,负伤不下线。放弃休假、推迟婚期,一心扑工地。不怕脏累,顶风雪战严寒,钻钢筋下管道。两个月完地下结构。 1977年春进地上部分,铺花岗岩柱,雕外墙。5月24日竣工,总6个月。这速度在中国建筑史上罕见,源于领导部署和工人精神。9月9日落成典礼,华国锋等参加。纪念堂北大厅有毛主席坐像,大理石像由政治局选定。

0 阅读:10
混沌于浮云

混沌于浮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