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荷兰这是开了一个非常危险又十分恶劣的先例呢?我们要知道,现在全球化进行到

茂盛楼兰 2025-11-01 22:20:20

为什么说荷兰这是开了一个非常危险又十分恶劣的先例呢?我们要知道,现在全球化进行到今天这个地步,很大程度上都是依赖于跨国资本的并购交易,在这个基础上,又建立起了跨国经贸和物流运输的网络。 跨国企业在很多新兴市场,不可能都是从零开始,所以他们在进入很多国家的时候,都会进行股权的并购交易,同时他们会宣扬一个很重要的理念,就是契约精神。 因为一旦他们完成入股,甚至是控股之后,产权归属、经营决策、利润分配都得靠契约来界定,这可是跨国资本流动的定海神针,可荷兰偏要亲手砸了这根针,对着中企闻泰科技花340亿真金白银收购的安世半导体下手,用一套堪称“流氓”的操作开了个坏头。 2018年的并购案明明走了全套法律流程,股权100%交割、资产彻底过户,连安世70%的产能都在东莞工厂,90%核心技术人员是中国籍,说白了就是家“根在中国、注册在荷兰”的企业,荷兰政府原本跟这事儿八竿子打不着。 结果今年9月荷兰经济事务部突然从故纸堆里翻出1952年的《货物供应法》——这玩意儿本是冷战时管控战时物资的,跟民用半导体压根不搭界,却硬被拿来当“尚方宝剑”。 接下来的操作更离谱:径直罢免了闻泰创始人张学政的CEO职务,将99%股权强行移交荷兰本土机构托管,只留下1股聊作象征性摆设,还硬塞个荷兰高管进董事会,明晃晃写着拥有最终决策权,这哪是什么“托管”,分明是用行政权力明火执仗地抢资产,连基本的吃相都不顾了。 讽刺的是,荷兰自己本是全球化红利的最大吃家之一,这个国土一半在海平面以下、自然资源极度贫乏的小国,全靠当欧洲物流枢纽发家,鹿特丹港每天进出口货物的附加值就超过5000万欧元,去年集装箱吞吐量更是冲到1370万TEU,蓉欧班列15天就能把货物从成都运到这里,再分拨到整个欧洲。 更别说鹿特丹港30%股权本就由中企持有,荷兰首相吕特前几年还带着史上最大经贸团访华,签了19亿元的合作协议,把自由贸易、契约精神挂在嘴边喊得响亮,转头就用冷战老古董法案撕毁商业契约,这翻脸速度比翻书还快,简直是把“双标”二字刻在了脑门上。 这先例撕开的口子是真的十分恶劣,要知道没收他国企业合法资产的事儿,以前大多发生在宣战之后,荷兰倒好,和平时期就敢用冷战法案明抢,还美其名曰保障产业链安全,这等于给全球资本递了个危险信号:哪怕你合规收购、合法经营,只要对方想抢,找个蹩脚理由就能动手。 今天荷兰能抢安世半导体,明天其他国家是不是就能抢中国的新能源企业、光伏企业?要是合法资产没了保障,谁还敢拿着真金白银出海?要知道,连19世纪的荷兰殖民者都懂用“三三四制”股权跟华商搞契约合作,现在的荷兰政府反倒活回去了,连老祖宗的商业智慧都丢了。 说到底,安世之争从来不是单一企业的资产纠纷,而是对全球化根基的公然挑衅,跨国资本并购本是全球化的血管,契约精神就是维持血液流动的氧气,荷兰这一刀下去,割伤的可不只是中企,更是所有跨国投资者的信心,现在闻泰已经告到海牙国际仲裁法院,WTO也受理了中国申诉,这事儿要是不能讨个公道,以后全球化就得变成“看谁拳头大”的丛林游戏。 只能说,全球化的蛋糕从来不是抢来的,是靠规则分出来的,荷兰非要砸了分蛋糕的盘子,最后只会饿肚子的是自己。

0 阅读:26
茂盛楼兰

茂盛楼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