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密设"鸿门宴"杀死瓦岗军首领翟让,徐世勣被砍伤,单雄信下跪求饶,一旁的秦琼、程

海边观潮客 2025-10-30 12:54:57

李密设"鸿门宴"杀死瓦岗军首领翟让,徐世勣被砍伤,单雄信下跪求饶,一旁的秦琼、程咬金、罗士信等人皆无动于衷,冷眼旁观。 东郡法曹翟让本是即将被推上断头台的死囚,全靠狱卒冒着风险暗中释放,才侥幸逃到瓦岗山竖起反隋大旗。 起初,这支队伍只能靠劫掠过往商队勉强维持生存,直到出身名门贵族的李密前来投奔,才真正走上壮大。 李密的祖上是西魏八柱国,由他还曾参与过杨玄感发动的兵变。 这场宴席上的刀光剑影,把乱世的人心照得透亮。我要明确指出,李密杀翟让绝非临时起意,而是精心策划的权力更迭。你想想,一个贵族出身的战略家,怎会甘心久居草莽出身的翟让之下?瓦岗军从流寇武装发展到能与朝廷抗衡的起义军,李密要的可不只是二把手的地位。 看着宴席上众人的反应就明白了。秦琼他们冷眼旁观不是胆小,而是在权衡利弊。这些身经百战的将领太清楚,此时站错队就是灭顶之灾。徐世勣为保护翟让被砍成重伤,单雄信当场跪地求饶,这种鲜明对比把乱世中的人性展现得淋漓尽致。话说回来,翟让确实缺乏雄才大略,他那种小富即安的想法,已经撑不起瓦岗军这面大旗了。 李密这一手虽然狠辣,却让瓦岗军实现了从草寇到正规军的蜕变。他带来的不仅是军事才能,更有争夺天下的雄心。翟让之死看似是兄弟相残,实则是起义军发展必经的阵痛。那些冷眼旁观的将领们后来都成了大唐开国功臣,他们当时的沉默,何尝不是一种审时度势的智慧? 其实最让人唏嘘的是,这场火并的种子早在李密入伙时就已埋下。一个是要报家仇国恨的贵族,一个只求安身立命的囚徒,两人的格局注定走不到一起。这段历史提醒我们:在权力面前,情义往往脆弱得不堪一击。成就霸业的道路,从来都是用鲜血铺就的。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72

猜你喜欢

海边观潮客

海边观潮客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