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不再选择心善!”10月25日凌晨,俄军对乌克兰全境的轰炸,一个重大特点就是

云景史实记 2025-10-26 02:14:34

“普京不再选择心善!”10月25日凌晨,俄军对乌克兰全境的轰炸,一个重大特点就是,俄军动用了新式伊斯坎德尔弹道导弹,据称是伊斯坎德尔-1000弹道导弹,轰炸了乌克兰基辅市,其中,基辅无线电厂、基辅6号热电厂爆炸和燃烧最为猛烈,基本被俄军导弹彻底炸毁了。 别以为这名字听着绕,说白了就是能打 1000 公里远、准头能精确到几米内的 "大杀器",乌克兰那些号称能防住一切的 "爱国者" 系统,面对它根本不管用。 基辅能源公司的人后来哭丧着脸说,这厂子承担着全城 20% 的供电,现在核心机组全炸没了,就像被人一刀砍断了电力大动脉。 跟热电厂一起被炸成废墟的还有基辅无线电厂,这里可不是光造收音机的地方,早被改成了偷偷生产无人机零件的军工窝点。俄军显然摸得门儿清,导弹直接从厂房顶砸进去,机器设备炸得连零件都拼不起来。 附近居民说,爆炸的冲击波把自家阳台的玻璃全震碎了,楼道里全是粉尘,出门一看,电厂方向的火光照得半边天都红了,消防队员根本没法靠近,只能眼睁睁看着烧。 有人可能会说,打仗哪有不炸目标的?但这次不一样,俄军是摆明了要让乌克兰撑不下去。你看数据就知道,这次俄军一口气发射了 9 枚伊斯坎德尔系列导弹,还搭配了 62 架无人机,铺天盖地打过来。 乌克兰空军吹牛皮说拦了 4 枚导弹、50 架无人机,但明眼人都能算出来,还有 5 枚导弹和 12 架无人机实实在在砸在了乌克兰的土地上,11 个关键地点全中了招。 而且死伤者里有普通老百姓,基辅第聂伯区的幼儿园都被弹片划得千疮百孔,虽说没伤到孩子,可这架势哪还有半点 "留余地" 的意思? 更狠的是这伊斯坎德尔 - 1000 导弹的能耐,之前俄军用的老型号射程也就几百公里,这回这改进型直接能打 1000 公里,从俄罗斯本土就能精准砸到基辅。 关键它飞得还快,每秒能窜 3000 多米,比以前的导弹快了一大截,乌克兰的防空系统刚发现目标,导弹已经落地了。 北约那些专家都承认,这导弹飞得太高,超过 120 公里的高度,现有的反导系统根本够不着,简直是 "无解" 的存在。 更别说它还能装 5 万吨当量的核弹头,虽然这次用的是常规弹头,但这威慑力明摆着是告诉西方:别逼我动真格的。 谁都能看出来,普京这回是真没留后手了。以前俄军轰炸大多盯着顿巴斯的前线阵地,就算打后方也多是军事基地,可这次不一样,专挑能源设施和军工配套下手。 基辅 6 号热电厂一炸,不光老百姓家里没电,连地铁都停了,医院的备用发电机嗡嗡响个不停,就怕随时断电救不了人。 乌克兰能源部急得跳脚,说全国好几个州都停电了,苏梅州 12 万户人家摸黑过日子,抢修得等 72 小时,可谁知道这 72 小时里俄军会不会再来一波轰炸? 这背后的门道其实很清楚,乌克兰能撑到现在全靠西方援助和自家能源撑着。现在俄军把热电厂炸了,冬天眼看就要来,基辅 200 万市民没暖气怎么过? 无线电厂炸了,乌克兰自己造不出无人机零件,只能眼巴巴盼着西方送,可特朗普上台后美国的援助早就慢下来了,那些承诺的先进武器影子都没见着。俄军这是掐准了七寸打,用导弹当手术刀,一刀刀割在乌克兰的命门上。 有人可能不懂,普京为啥突然这么狠?看看之前的情况就明白了,俄罗斯一直等着乌克兰坐下来谈判,可乌克兰仗着西方撑腰,非要喊着 "收复全部领土",还动不动派无人机炸俄罗斯本土。 就在 10 月 25 号这天,俄军刚拦下来 121 架乌克兰无人机,从莫斯科州到罗斯托夫州,到处都是无人机残骸,这换谁能忍?以前是给机会,现在是机会给够了,没必要再心善了。 基辅街头现在一片狼藉,6 号热电厂的废墟还在冒烟,无线电厂的围墙塌了大半,老百姓排着长队买蜡烛和发电机,有的人干脆拖着行李箱往乡下逃。 冬天马上就到了,没有电就没有暖气,医院的透析机转不了,老人孩子冻得受不了,这日子怎么过?俄军就是看准了这一点,用能源绞杀战逼乌克兰低头,这手段虽然狠,但也是被局势逼出来的。 以前总有人说普京还留着情面,可 10 月 25 号的轰炸彻底打破了这种幻想。动用最先进的导弹,专打民生和军工要害,不管西方怎么骂,就是一门心思往下打。 这哪是心善?分明是不再抱有任何幻想,要实打实拿战果说话。乌克兰要是还不清醒,接下来被砸的要害只会更多,到时候受苦的还是普通老百姓。 普京这回是真动狠了,不是说说而已。从基辅那两把烧了半宿的大火里就能看出来,俄军的战略彻底变了 —— 不再纠结于前线的小打小闹,而是直接砸断乌克兰的生存根基。 这不是心善不心善的问题,是打了这么久,俄罗斯终于拿出了真本事,要尽快结束这场战争了。

0 阅读:0

猜你喜欢

云景史实记

云景史实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