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感觉现在的新加坡,真是要坐不住了,至于为什么?很简单,因为咱们现在正在一步步砸掉他们端了几十年的金饭碗! 这个金饭碗就是——马六甲海峡,这些年新加坡靠着这条长1080公里、最窄处仅2.8公里的水道,把自己喂成了“东方鹿特丹”,毕竟全球三分之一的海上贸易、近四分之一的石油运输都得从这儿过,2024年新加坡港光集装箱就处理了4112.4万箱,其中90%都是转口货物,航运燃油一年卖54.92万吨,占了全球六分之一还多,这日子过得确实舒坦,但舒坦日子怕的就是变数。 而咱们这几年干的事,恰恰就是给这碗饭添了不少变数,最先动真格的是能源通道,以前咱们80%的原油进口都得挤马六甲这条独木桥,海盗出没不说,还总被人掐着咽喉的感觉。 现在不一样了,东北方向的中俄原油管道早就在2011年启用,设计年输油量1500万吨,二线贯通后更是能提到3000万吨,相当于每天4万多吨原油从地下直接送到大庆,这可是签了20年的稳定供应,西北有中哈石油管道,西南的中缅油气管道也早贯通了,这三大陆上通道一建,海上经马六甲的油轮自然就少了,新加坡靠燃油加注赚的钱,可不就跟着缩水了? 航运路线的分流更狠,以前上海到欧洲的货轮非走马六甲不可,现在北极航线一开通,直接省了2800海里路程,15天时间和30%燃油成本省下来,单趟就能多赚80万美元,2025年上半年北极航线货运量都1800万吨了,同比涨45%,十年翻了13倍,咱们中国商船占了35%的份额,都是以前得经马六甲的液化天然气、铁矿石这类大宗商品。 西南方向更绝,郑和号海公铁联运班列从昆明出发,经中老铁路到老挝万象,再转公路到泰国港口,最后海运到孟加拉,把运输时间从35天砍到18天,距离少了近三分之一,根本不用碰马六甲海峡。 连贸易结算这块蛋糕也被分走了,新加坡以前靠着转口贸易和美元结算赚得盆满钵满,现在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直接把刀子递到了跟前,新加坡大华银行接入CIPS后,跨境汇款从3天变成10秒到账,企业省了中间环节的成本,普通人留学、打工汇款手续费都降了,2024年CIPS处理金额175万亿元,涨了43%,覆盖185个国家和地区,大家都用人民币直接结算了,谁还非得经新加坡倒一手?这对靠转口和金融吃饭的新加坡来说,可不是小打击。 所以,现在新加坡才赶着建大士港、搞替代燃料加注,一副慌了手脚的样子,可专家都预测到2030年,北极航线货运量要占亚欧海运的10%,2050年可能到30%,到时候新加坡那占GDP7%、养活17万人的海运业,日子怕是只会更不好过。 但说到底,咱们不是故意要砸谁的饭碗,实在是自身发展逼得必须搞“多条腿走路”,以前依赖马六甲是没办法,现在能源通道、航运路线、结算系统都多元化了,既是为了安全,也是发展的必然。 新加坡坐不住很正常,毕竟靠地理优势躺赢几十年,突然发现别人不按你的路线走了,肯定得慌,但世界本来就是这样,没有永远的“咽喉要道”,只有跟着时代变的生存法则,新加坡要是还抱着老黄历不放,这金饭碗迟早得自己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