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感觉之前美国让中国进入WTO的本意,是打算让欧美日的廉价商品冲垮中国工业,让中国变成工业品倾销市场,结果咱们现在一群人一谈中国进入WTO,反而把这玩意当成是美国的“恩赐”。 这感觉就像中国是凭借外部的善意才得以踏入全球贸易的大门,但回溯历史真相,美国当初推动中国加入WTO的初衷,与这种恩赐论相去甚远,甚至可以说截然相反。 上世纪90年代末,美国制造业正面临成本高企的困境,劳动力成本是中国的十几倍,那些低附加值的纺织、家电、机械加工产业,早就想找个成本洼地转移产能,而中国当时有8亿多劳动力,有正在完善的基础设施,还有潜力巨大的消费市场,在他们眼里,这不就是个完美的商品倾销地加廉价生产基地吗? 美国商务部2000年发布的《对华贸易政策报告》里明明白白写着,推动中国入世,将为美国企业提供更广阔的市场准入,促进美国商品与服务出口,字里行间全是算计,哪有半分“恩赐”的影子? 要是真按美国的剧本走,中国工业早该被欧美日的廉价商品冲得七零八落,可现实呢?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1年中国GDP才1.34万亿美元,工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不足5%,出口额2661亿美元;到2023年,GDP突破18万亿美元,工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超30%,出口额飙到4.3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 当初被唱衰的行业,一个个活成了世界冠军,2001年中国家电出口占全球10%,现在海尔、美的、格力三家就占了全球近40%的市场份额;汽车行业更绝,入世前一年产量才233万辆,2023年直接干到3016万辆,还成了全球最大汽车出口国,特斯拉在上海建厂后,一半的出口量都来自中国,这哪是被冲垮?分明是把别人的倾销计划变成了自己的升级跳板。 而且,有人可能忘了,中国为了这张WTO入场券,整整谈了15年,从1986年申请复关开始,谈判桌上的拉锯战就没停过,仅中美之间就进行了25轮磋商,为了符合入世要求,中国主动把关税总水平从1992年的43.2%一刀砍到2001年的15.3%,后来又降到现在的7.4%,比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还低;还专门修订了300多部法律、法规,制定《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把市场经济的规矩立得明明白白,这种咬着牙跟世界博弈、主动改革的劲头,怎么看也不是“坐等恩赐”的样子。 何况,美国从中国市场赚的钱可不少,美国商务部数据显示,2023年美国企业在华销售额超过7000亿美元,苹果在华年营收超500亿美元,特斯拉上海工厂投产五年就赚了近千亿,中国入世是双赢,不是美国单方面的“施舍”,就像两个人做生意,你卖我东西,我也买你东西,凭什么说我赚的钱是你“恩赐”的? 那些“恩赐论”本质上是对中国实力的不自信,也是对15年谈判艰辛、无数企业拼搏的无视,仿佛中国的发展全靠别人赏饭吃,忘了我们每年培养近千万大学生、建成世界最大高铁网、投入全球第一的研发经费这些事实。 说到底,中国加入WTO,是顺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必然选择,更是中国用15年谈判、无数改革、千万人拼搏换来的机遇,那些把这当成美国“恩赐”的说法,既不懂历史,也无视现实,荒唐又可笑,中国的崛起从来不是靠谁的施舍,而是靠自己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过去是,现在是,未来也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