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全球都停止出口粮食,中国能否自给自足?就这么说吧,中国停止粮食供应,全球至少

顾议史实 2025-10-21 17:41:40

如果全球都停止出口粮食,中国能否自给自足?就这么说吧,中国停止粮食供应,全球至少饿死10%的人口。   就一句话:如果全世界都不卖粮了,中国自己能活下去,但如果中国不卖了,有些国家连“活着”两个字都费劲。   你可能没想过,饭碗这件事,已经成了国际政治的“重磅武器”,不是因为饭有多香,而是因为它太重要,缺了它,人活不了。   那问题来了:假如全世界都拉黑中国,粮食一粒不进口,中国能不能自己把14亿张嘴喂饱?答案其实很简单:能,不仅能,还能吃饱吃好。   但如果中国反过来关掉粮仓,把出口的闸一关,问题可就不是“谁吃得香”了,而是“谁还能活”,别夸张,全球真有10%的人,靠着中国的粮食活着。   中国人对“饿”这件事,有着刻进基因的记忆,几千年来,天灾人祸不断,饿肚子的教训太多了,所以,中国对粮食安全的警惕程度,几乎到了“执念”的地步。   全国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任何项目再赚钱,动了这块地,一律不批,建厂不行,修房不行,挖矿也不行,地不能动,地动了,人就得吃草。   不止守地,中国还在拼命提产,高标准农田修了10亿亩,意思就是这些地能抗旱能排涝,收成稳得像老黄牛。   加上无人机播种、遥感监测、AI预测病虫害……别看是种地,其实科技含量高得吓人,杂交水稻亩产突破1000公斤,水稻自给率95%以上,小麦也是一样,口粮安全,基本不用看别人脸色。   说白了,真不让进口了,中国人照样有饭吃,而且不是吃树皮,是吃米饭、馒头、面条,三餐管够。   大豆榨油、做饲料,主要是为了肉蛋奶生产,说得直白点,这玩意决定的是你能不能吃得香,而不是你能不能活。   真遇到极端情况,不让进口了,肉少吃点、奶少喝点,蛋一天一个改成两天一个,没啥大不了,中国人从来不是靠牛奶维生的,咱是靠米面养大的。   更何况,现在国内也在搞大豆玉米间种、盐碱地改造,甚至已经在海边沙漠种出了“海水稻”,就拿迪拜那片沙漠实验田来说,能种出粮,中国的盐碱地、荒山地、滩涂地,未来还有的是潜力。要论硬刚极限,中国人真不怕。   中国人能吃饱,那其他国家呢?这个问题一旦反过来问,答案就没那么乐观了。   全球有8亿多人常年处于“吃不饱”的状态,尤其是非洲、东南亚一些国家,人口多、耕地少、技术落后,经常靠进口廉价粮食维持基本生存。   中国卖给他们的是什么?便宜的大米、小麦、玉米,这些不是用来养宠物的,是用来撑命的,中国一关出口,国际粮价立刻飙升,很多国家直接买不起粮,别说吃饱了,连活下去都成问题。   算一笔账:中国的出口停止,全球粮价平均上涨30%50%,对富国来说,成本高点,忍忍就过去了。   但对穷国来说,这就是灾难。世界银行早年就说过,粮价上涨10%,贫困人口增加上千万。中国一旦抽身,最少10%的人会陷入饥荒,这不是虚言。   很多国家都在搞能源安全、芯片安全,但粮食安全才是真正的“命门”,你可以没电,但你不能没饭。   美国现在也发现问题了,农业早被资本裹挟,农场主种的是市场最赚钱的东西,不一定是刚需。欧洲则更“理想主义”,讲究环境保护,不愿意开荒种地,结果就越来越依赖进口。   而中国,守住了最基本的逻辑:饭必须自己做,哪怕不香,但得有,中国储备的粮食,够全国人吃一年多;应急加工厂一天能处理170万吨粮食,极端情况下也能扛住。   这就是底气,不是靠嘴说的,是靠几十年一锹一锹地种出来的。   说到底,粮食不是单个国家的事,它是全球信任系统的一部分,你卖给我,我卖给你,大家互相依赖,才有稳定秩序。   但现在,地缘政治越来越紧绷,粮食问题也变得越来越敏感,俄乌战争的时候,乌克兰粮仓炸了,非洲国家立马急眼了,2020年疫情一爆发,出口国纷纷限粮,大家才发现,全球化不是想当然的东西。   很多国家嘴上说“不要依赖中国”,但真把中国这块板抽掉,整个桌子都塌了,说得难听点,世界不是怕中国不买,是怕中国不卖。   国际上总有人质疑中国的自给能力,其实真正应该紧张的,是那些靠进口过日子的国家,中国不靠别人能吃饱,但别人离了中国,真可能吃不上饭。   这不是夸张,是现实,中国之所以一直强调“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是因为吃饭这事,从来不是儿戏,它影响的是民生、社会稳定乃至国家安全。   而当中国稳住自己的饭碗,管住自己的田地,也就稳住了全世界的一部分希望,不是救世主,但也不是袖手旁观。   所以,如果全世界都不出口粮食,中国照样能种、能吃、能活。但如果中国不出口,很多地方的厨房就直接熄火了。   饭碗这东西,看似小,实则重,它关乎一个国家的独立,也关乎全球的秩序,在这个越来越不确定的世界里,中国的饭碗,稳如磐石,也沉如泰山。 信息来源 :守牢18亿亩耕地红线,端牢中国饭碗——中国林业网

0 阅读:81
顾议史实

顾议史实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