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玉石泛滥成灾,为什么玉石只有在国内才值钱? 这事儿说穿了就是供需两头凑着劲儿,再加上文化原因,才把国内玉石的价值抬得这么高。美国那边的玉石可不是质量差,相反,全世界能产玉的地方不少,光透闪石玉矿床就有120多个,美国、加拿大、俄罗斯这些国家都藏着不少矿,可架不住量太大了,物以稀为贵的道理在这儿根本行不通。 全球一年玉石开采量能到287万吨,加拿大一个魁北克省的储量就有65万吨,2023年光开采量就突破8000吨,美国的玉矿跟这些比起来也不逊色,堆在那儿跟普通石头似的,自然卖不上价。 反观国内,虽说咱们自己的玉石开采量占了全球四成多,辽宁岫岩玉一个矿的储量就有300万吨,年开采量能到8到10万吨,可真正能叫得上价的好料少得可怜。新疆和田的籽料一年产量不足500公斤,特级的能卖到300万元一公斤,还得靠抢。 河南独山玉的高端雕刻料占比连15%都不到,优质和田玉更是濒临枯竭。更关键的是,国内每年的供需缺口就得有300吨,好料刚从矿里出来,就被广东平洲、揭阳这些加工基地抢着收走,根本不愁卖。 国内人对玉的执念可不是一天两天的,老祖宗传下来的君子佩玉、婚嫁藏玉的规矩,早融进骨子里了。2023年国内玉石终端消费市场规模都到2150亿元了,翡翠制品占了58%,和田玉占29%,哪怕是直播电商里客单价降到3200元,照样有大把人抢着买。 城镇居民人均珠宝消费一年都能到1350元,比五年前涨了快一半,奢侈品级的翡翠制品一年需求量就突破80万件,这需求摆在这儿,价格想不高都难。 可西方那边就不一样了,近代以来西方文化一直占主流,他们认的是钻石、红宝石这些宝石,珠宝店的橱窗里全是这些玩意儿,玉石在他们眼里就是块好看的石头。 俄罗斯的冰种玉料在欧洲能有45%的溢价,那都是少数情况,大部分国家根本没有佩玉的传统,国内的玉文化又没能真正走出去,自然没人愿意为玉石买单。美国的玉石就算堆成山,没有文化托底,没有市场抢货,可不就只能泛滥成灾。 更有意思的是,国内还在靠着技术和政策把玉石价值往高了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让玉雕效率提了40%,废料利用率都从18%涨到32%了,就算原料少也能挖空心思做文章;国家还把和田玉、独山玉列为战略性矿产,控制开采量,这反而更显得好玉金贵。美国那边倒是能随便采,可没了需求和文化的支撑,采再多也只是堆在矿场里的石头。 说白了,玉石值钱不值钱,从来不是看产地在哪儿,而是看有没有人稀罕、有没有东西撑着。美国的玉石输就输在“量太大”和“没人疼”,国内的玉赢就赢在“好料少”和“大家爱”,再加上几千年的文化底子垫着,这价值自然就拉开了差距。 那些在美国没人要的玉石,要是能拿到国内的加工基地,说不定转眼就能变成值钱的手镯、吊坠,这就是市场和文化的魔力。
美国玉石泛滥成灾,为什么玉石只有在国内才值钱? 这事儿说穿了就是供需两头凑着劲
萧兹探秘说
2025-10-23 17:54:04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