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3日,乌军对俄罗斯费奥多西亚油库发动大规模袭击并引发大火!10

静闻稻香意韵绵 2025-10-14 00:17:32

2025年10月13日,乌军对俄罗斯费奥多西亚油库发动大规模袭击并引发大火!10月13日,据克里米亚共和国行政长官谢尔盖·阿克肖诺夫表示,乌克兰无人机攻击了位于费奥多西亚的一座油库,并引发了火灾,目前没有人员受伤,所有专业部门已经在现场作业。 这座油库可不是普通的储油点,它是克里米亚最大的石油转运中心,存着 25 万吨燃油,相当于俄军南方前线半个月的消耗量,既能给地面装甲部队加油,又能供应黑海舰队,简直是俄军在克里米亚的 “能源心脏”。 从地理位置看,它距离乌克兰控制区约 250 公里,刚好在乌军无人机的打击范围内 —— 现在乌军的 “隼 - 300” 无人机能飞 2000 公里,载弹 75 公斤,炸个油库绰绰有余,更别说还有美国 Swift Beat 公司要给的 10 万架无人机当 “耗材”,丹麦还要生产远程型号,根本不愁 “弹药”。 乌军敢这么反复偷袭,底气全在这几年疯长的无人机实力上。 2022 年的时候还得靠土耳其的 TB2 撑场面,现在自己能造十多个型号,国防部供应的无人机占比从 10% 飙到 70%,民间作坊还能攒 FPV 无人机补数量,型号超过 110 个,跟俄罗斯比算是 “后来居上”。 反观俄军,虽然 “天竺葵 - 3” 时速能到 600 公里,年产量过万,但长航时无人机项目拖拖拉拉,“猎人” 至今没列装,前线还得靠手工改装的四旋翼凑数,反无人机全靠防空系统硬扛,可 “铠甲 - S” 再厉害,也架不住对方无人机跟下饺子似的往上冲。 更关键的是,这时候打油库掐的是俄军的七寸。 2025 年 10 月普京刚放话要 “实现所有目标”,70 万大军正在库皮扬斯克推进,每天消耗 1.72 亿美元,燃油占了大半开销。 这座油库要是停摆,俄军要么从本土调油,物流成本蹭蹭涨;要么压缩前线供应,70 万人的机械化部队就得 “饿肚子”。 乌军这招算是摸透了 “低烈度高消耗” 的精髓 —— 自己炮弹不够(日均从 1.2 万发降到 3000 发),就用便宜的无人机搅后勤,反正一架 FPV 才几千美元,炸掉几十万吨燃油稳赚不赔。 俄罗斯的防空系统这次也算尽力了,但架不住乌军的 “饱和攻击” 套路。 2024 年 10 月那次,俄军击落 12 架照样没拦住火灾,这次击落 20 多架还是让油库烧了起来,说白了就是 “防不胜防”。 而且克里米亚对俄罗斯太重要,黑海舰队驻地在这,控制着黑海航运,能源和旅游都是经济支柱,丢了就得元气大伤,所以哪怕知道乌军会偷袭,也只能硬扛着增兵防守,结果反而把更多资源绑在了这里。 从长期看,乌军这是在复制 “蛛网行动” 的成功经验,把无人机变成 “后勤绞杀器”。 之前打顿涅茨克用这招见效了,现在轮到克里米亚的能源设施,毕竟俄罗斯军费占 GDP 都 5.2% 了,军工产能涨三倍的代价是民用消费品短缺,再被反复炸油库断收入,经济压力只会越来越大。 虽然这次没死人,但技术性紧急状态一启动,灭火、撤离、重建哪样都花钱,更别说对民生的影响 ——2024 年袭击后燃油供应就断过,这次当地居民怕是又要面临加油难。 说到底,这不是一次孤立的袭击,而是俄乌无人机战争升级的缩影。 乌克兰靠西方输血和本土产能建起了无人机 “人海”,俄罗斯在高端型号上卡壳,只能靠数量补短板,双方在克里米亚的拉锯战,慢慢变成了 “无人机袭扰 vs 防空消耗” 的比拼。

0 阅读:67

猜你喜欢

静闻稻香意韵绵

静闻稻香意韵绵

静闻稻香意韵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