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中美贸易战虽然暂时停火了,但美国企业发现,以前那些中国大买家好像“一去不复

依秋聊趣 2025-10-07 19:51:43

美媒:中美贸易战虽然暂时停火了,但美国企业发现,以前那些中国大买家好像“一去不复返”了!就拿液化石油气来说,之前关税战升级时,7艘运往中国的美国货轮直接掉头去了东南亚。现在关税暂停了,按说该恢复了吧?结果大部分中国塑料厂宁愿买加拿大和中东的货,也不想再碰美国丙烷了。 这事儿说穿了,不是中国买家故意躲着美国货,实在是上次贸易战的坑踩得太疼,而且新的货源早就用顺了手,根本没必要再回头。 早几年美国页岩气革命那会儿,德州地下的丙烷真跟喷泉似的往外冒,便宜又充足,刚好撞上咱们国家大力发展化工产业,宁波、惠州那些新建的塑料工厂跟雨后春笋似的冒出来,造聚丙烯、聚乙烯全得靠丙烷当原料,美国丙烷那会儿简直是送上门的香饽饽。 2024年的数据最能说明问题,中国从美国买丙烷一个月就得砸进去10亿美元,占了全国总进口量的六成,比第二名阿联酋的份额多了快四倍,美国能源部当时还得意洋洋地宣称这是“页岩气和制造业的完美搭档”。 可贸易战一打响,所谓的“完美搭档”立马翻脸!2025年4月,美国直接把对华丙烷关税一路飙到了245%,美国丙烷到岸价直接翻了好几倍,中国塑料厂又不是冤大头,总不能放着便宜货不买非要当冤种。 当时有7艘满载美国丙烷的货轮正往中国赶,半路上听说关税暴涨,直接掉转船头奔了印度和东南亚,这波操作算是把“不靠谱”三个字刻在了美国丙烷的脑门上。 这坑踩得是真疼,但中国企业也没坐以待毙,早就开始找下家了。 其实早在2019年,加拿大就憋着劲儿要抢美国的生意,阿尔塔斯公司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瑞德利岛建了个丙烷出口终端,当年5月就把第一批货送到了亚洲,每年能往亚洲运120万吨丙烷,相当于提前给中国备好了备胎。 更实在的是加拿大彭比纳管道公司,还跟科威特石化搞了个合资项目,在阿尔伯塔省建了丙烷脱氢装置,2023年就投产了,专门盯着亚洲市场的需求,这下货源稳定得很,宁波那些工厂用着根本不愁断供。 中东那边更是早把橄榄枝递过来了。沙特和卡塔尔的丙烷产能本就不小,贸易战一升级,立马跟中国签长期合同,沙特的丙烷到岸价比美国还便宜11%,这差价对动辄万吨采购的塑料厂来说,可不是小数目。 2025年上半年数据一出来,中国从沙特进口的丙烷同比涨了30%,卡塔尔的货轮在宁波港排着队卸货,反观美国那边,2025年第二季度对中国的丙烷出口几乎归零,港口堆着的丙烷卖不出去,价格两周就跌了17%,有个叫Extraction的美国公司直接亏了4.7亿,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宁波有家大型塑料厂采购经理后来直言,换了中东货源后,不仅成本降了15%,连供货延迟的情况都没出现过,比以前跟美国供应商打交道省心多了。 美国后来也意识到不对劲,关税暂停了不说,还悄悄取消了之前的出口限制,但这会儿再想挽回中国买家,早就晚了。中国企业心里门儿清,万一哪天贸易战又升级,美国再把丙烷当筹码,工厂停工的损失可就大了。 这两年中国自己的能源布局也跟上了,新疆的页岩气田不断扩产,俄罗斯的天然气管道也通了,国内丙烷产能逐年提升,进口依赖度本就在降。加上加拿大和中东的货源越来越稳,美国丙烷在市场上早就没了竞争力。 有数据统计,2025年上半年中国丙烷进口总量比去年还涨了8%,但美国的份额连1%都不到,加拿大和中东的占比加起来超过了85%,这格局早定死了。 说白了,美国丙烷是自己把一手好牌打烂了。当初靠着页岩气红利占了中国市场,却非要跟着贸易战瞎折腾,等把中国买家逼去给别人当客户,再想回头可就没位置了。 毕竟做生意讲究个踏实,谁也不想天天揣着忐忑过日子,加拿大和中东的丙烷既便宜又稳定,用顺了手的东西,哪有放着不用回头找罪受的道理?美国企业现在才着急,早干嘛去了!

0 阅读:37

猜你喜欢

依秋聊趣

依秋聊趣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