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拒了!干脆利落,毫不拖泥带水!奥委会紧跟西方玩双标,终于把自己从香饽饽玩成了

依秋聊趣 2025-11-22 11:22:01

直接拒了!干脆利落,毫不拖泥带水!奥委会紧跟西方玩双标,终于把自己从香饽饽玩成了烫山芋,奥运会以前之所以牛逼,就是它政治不粘锅的全球化商业利益定位,所以即使成本巨高也打破头的争。 国际奥委会这几年跟着西方玩双标,算是把一手好牌彻底打烂了,曾经的奥运会是各国打破头都想抢的香饽饽,如今却成了没人敢接的烫山芋。 究其根本,还是丢了最值钱的“政治不粘锅”招牌,忘了自己原本靠啥立足的。 二十年前的奥运会,那可是真·顶流,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开了个好头,没建多少新场馆,把电视转播权改成竞标,每个行业只找一家顶级赞助商,连门票都搞阶梯定价,最后一算账,居然净赚2.5亿美元。 这一下全世界都看傻了眼,原来办奥运不光能挣面子,还能实打实捞里子。 从那以后,奥运申办彻底成了香饽饽,平均每届至少有5个城市挤破头竞争,就算建场馆、搞基建要花天文数字也没人退缩。毕竟奥运这舞台太值钱了,能让本土品牌借着赛事走向世界,还能拉来海量游客,带动一整个区域的经济,怎么算都值当。 那时候的奥委会确实端得住“政治不粘锅”的招牌,不管国家大小强弱,运动员往赛场上一站,比的就是硬实力,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海峡两岸的中国运动员还能同台领奖,升国旗奏国歌互不耽误,这份纯粹让奥运成了全球最有号召力的体育IP。 可这份风光没能维持多久,奥委会慢慢把顾拜旦“非政治的体育”嘱托抛到脑后,跟着西方玩起了双标,一手好牌算是彻底打烂了。 最明显的就是1996年奥运申办,本是现代奥运百年纪念,希腊雅典占尽天时地利,结果美国亚特兰大靠着一套“组合拳”抢走了主办权。 亚特兰大所在的佐治亚州还留着南方邦联战旗,种族歧视历史摆上台面都尴尬,却硬生生包装成“种族平等样板”,借着可口可乐总部的身份大讲商业经。 更不光彩的是,他们偷偷给考察的奥委会官员塞好处,高尔夫球杆、西装、迪士尼门票样样都有,远超规定的200美元限额,另一边却给雅典扣上“政治不稳定、准备不足”的帽子,最后雅典以35比51票惨败,当地报纸怒怼“奥运火炬要由可口可乐点燃了”。 这种双标到后来变本加厉,尤其在公平竞赛上玩起了双重标准。2014年俄罗斯兴奋剂传闻出来后,世界反兴奋剂机构搞了个《麦克拉伦报告》,仅凭一个逃到美国申请政治避难的前实验室主任的证词,57天就草草定论俄罗斯存在“系统性禁药问题”,国际奥委会随即延长制裁,连2018年平昌冬奥会都不让俄罗斯代表团以国家名义参赛。 可转头看美国,运动员兴奋剂违规次数常年居高不下,却从没见奥委会搞过什么“系统性调查”,更别说全面禁赛了。 更要命的是办奥运早就成了亏本买卖,本世纪以来,除了2000年悉尼和2008年北京勉强盈利,其他几届全在赔钱。 2004年雅典奥运会花了150亿美元,最后亏了80亿,当地政府被迫开征“奥运特别税”,直到2006年才还清债务;2016年里约奥运亏了21亿,那些斥巨资建的场馆赛后成了废墟,泳池里长满青苔;2020东京奥运更惨,预算从最初的64.8亿美元涨到130亿,因为疫情没了门票收入,直接亏损71.3亿美元,创下奥运亏损纪录。 亏本的买卖没人愿意做,就导致申办奥运的城市越来越少,就算国际奥委会推出《奥林匹克2020议程》,搞“邀请制”申办、减少新建场馆、自己承担部分费用,也没挽回多少热度。 巴黎奥运会为了省钱,奥运村不装空调、主打素餐,连塞纳河清污都算进奥运预算,即便如此110亿的预算还大概率要超支,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吗? 更讽刺的是,奥委会一边喊着“体育无关政治”,一边默许西方搞政治操弄,2022年北京冬奥会前,个别国家搞“外交抵制”,奥委会连句硬话都没有;2024年巴黎奥运直接不让俄罗斯、白俄罗斯代表团以国家名义参赛,全然忘了美国2003年未经联合国授权开战,也没见他们制裁美国奥运队。 曾经的奥运靠着“政治不粘锅”招牌,能让全球观众为一场比赛熬夜,能让企业挤破头砸钱赞助,现在却成了各国避之不及的包袱。1984年洛杉矶奥运拉到2.7亿赞助、3.5亿转播费,现在就算NBC环球靠程序化广告卖出高价,也掩盖不了全球观众的失望。 毕竟大家看奥运是为了看运动员比拼硬实力,不是看奥委会跟着西方搞政治操弄,当公平成了幌子,赚钱成了空谈,这奥运自然没人愿意接了。 奥委会怕是忘了,当年顾拜旦反复强调不要让奥运被政治利益集团利用,现在倒好,自己先把最值钱的招牌丢进了沟里,从被争抢的香饽饽变成烫手山芋,说到底都是自找的。

0 阅读:0
依秋聊趣

依秋聊趣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