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死十四亿人?”美国驻日大使竟然曾公开威胁中国:如果中国不按美国的意愿行事,不

傲世狂尊凌九霄 2025-10-03 17:42:24

“饿死十四亿人?”美国驻日大使竟然曾公开威胁中国:如果中国不按美国的意愿行事,不向西方低头,就要通过制裁中国的粮食和能源,让十四亿人陷入饥荒。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最近,美国驻日大使放了一个狠话:如果中国不按美国的意愿行事,就可能通过制裁粮食和能源,让中国十四亿人陷入饥荒。听上去很吓人,可真了解中国的人都知道,这话基本是痴人说梦。 美国总是以为中国离不开他们的“恩赐”,以为只要切断粮食和石油,中国就得低头,但现实远比他们想象的复杂。 中国虽然人口多,但农业基础雄厚。口粮自给率连续多年保持在100%以上,谷物自给率超过95%,人均粮食占有量约480公斤,远高于国际粮食安全标准400公斤。什么“断粮就饿死十四亿人”,基本不成立。 中国还有全球最大的粮食储备体系,仅中央储备粮就足够全国人民吃一年半。即便遭遇极端情况,也能靠战略储备、地方调度和农业生产缓解。 不仅如此,中国农业科技水平也在不断提升。盐碱地上种出了海水稻,亩产突破600公斤;抗锈病大豆基因克隆成功,还批准了转基因大豆商业化种植。 全国各地小规模自给农户也很多,平时种点粮食、果树,关键时刻完全可以起到自救作用。过去面对自然灾害或者国际封锁,中国农业和民众都展现过惊人的韧性,这一点不是美国几句威胁就能改变的。 再说能源安全,美国以为中国石油依赖进口,控制航道就能“卡脖子”,可现实更复杂。中国的能源通道布局非常多元:中俄天然气管道、中亚油气管道、中欧班列,形成了一个多条线路并行的网状供应体系。 南海深水钻井平台和新疆耐盐碱地油气开发项目,也在大幅提升国内能源自给能力。与此同时,中国的新能源发展也很快,光伏板装机量全球第一,电动车销量领先世界。单靠封锁马六甲海峡,美国根本无法让中国能源断链。 历史经验也说明,美国想靠这种方式逼迫中国,成功率几乎为零。 回顾2018年贸易战,美国对中国农产品加征关税,试图卡住中国的大豆供应,结果中国转头从巴西、阿根廷进口,美国农场主损失了270多亿美元,特朗普政府不得不拿出280亿美元补贴。 叙利亚遭遇制裁时,美国也付出了成本,甚至还损害了自身声誉。 对中国更是如此——中国不仅有粮食储备和能源储备,还有农业机械、化肥生产、炼油能力和新能源装备的自给体系,这些都让美国所谓的威胁失效。 美国对中国的误判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低估了中国民众和社会的韧性。中国人从历史上就经历过各种困境和磨难,哪怕是最艰难的年代,也能通过开荒、自给、集体动员等方式保障温饱。 即便真的遇到粮食紧缺,农村、城市和家庭都有办法应对。这种韧性不是一天两天练出来的,而是长期积累的经验和文化底蕴。美国把中国看成一个脆弱国家,完全是自我幻想。 还有一点不得不提,那就是中国与国际合作的多元化。粮食上,中国与35个国家开展合作,进口渠道多样化,即便某个国家“断供”,对中国的影响有限。 而在能源方面,“一带一路”上的二十多个合作伙伴,为中国提供稳定的原油、天然气和煤炭供应渠道。 美国想靠封锁航道或者限制贸易来“饿中国”,实际上自打他们自己脚了——全球供应链太复杂,断掉一个点,中国完全有替代方案。 说到能源,也不能忽视技术手段。中国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以及智能电网建设上都走在世界前列。光伏、风电、电动车和储能技术发展迅速,未来中国对石油依赖会进一步降低。 这意味着,美国即便把海上通道封住,也无法彻底让中国能源断链。再加上国内的深水油气开发和管道布局,能源安全问题有多重保障。 另外,美国威胁中国粮食的逻辑本身就有漏洞:全球粮食市场是相互依存的,中国大量进口美国农产品,但美国也依赖出口中国。 2018年的贸易战就证明了,试图用粮食作为武器,不但伤不到中国,自家农场主先遭殃。这种前车之鉴足以说明,美国的所谓威胁更多是政治噱头,而非实际可行的战略。 从政策上看,中国早就将粮食安全和能源安全纳入国家战略。国家建立了法制体系保障粮食安全,各类储备、农业机械、化肥、能源设备齐全。 无论粮食断供还是能源受限,中国都有完备的制度和技术手段应对。与此同时,国内社会的高韧性和全民动员能力,也让任何外部压力难以奏效。简而言之,中国吃得稳、吃得好,而且有能力自己保障安全。 未来,中国将继续强化粮食自给、能源多元化和战略储备体系,同时提升科技水平和国际合作。任何外部压力都无法轻易撼动中国的发展步伐。中国吃得好、能自救,谁也拦不住;十四亿人的饭碗,早已端在自己手里。 信源:观察者网报道

0 阅读:32

评论列表

用户16xxx06

用户16xxx06

2
2025-10-03 22:26

大力抛美债,别进囗美国的黄豆等农付产品!

猜你喜欢

傲世狂尊凌九霄

傲世狂尊凌九霄

欢迎大家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