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满屏都是K字签证! 各地网友都在向移民局要听证会, 认为这政策不清晰! 谁能怪大家着急?10月1日政策就生效了,可关键细则至今没落地。 网友刷着手机算着日子,心里的问号堆得比山还高,不闹才怪。 毕竟这可不是小事,关乎的是咱们科技领域的人才布局,容不得含糊。 说起来这政策初衷其实挺明确,就是抢全球STEM领域的青年人才。 美国在收紧H-1B签证,咱们趁机开门迎客,这步棋本身没错。 可再好的棋,下得不明不白也容易出乱子,网友的焦虑不是空穴来风。 最挠人的就是“知名高校”四个字,到底啥标准?是QS百强还是行业认账? 海外“水硕水博”的坑谁没听过?要是只看学历不审真本事,岂不是引狼入室? 18岁刚毕业的本科生和45岁有科研经验的专家,用一套标准审核也说不过去。 还有人担心抢了本土年轻人的饭碗,这焦虑得掰开了说。 其实K签证不是直接给全职岗位的,主要是交流、创业这些事,本不该冲突。 可问题出在没把边界讲清楚,加上就业市场本就紧张,恐慌自然会蔓延。 人民日报都出来澄清了,说高层次人才缺口近3000万,引进人才是刚需。 这话在理,但刚需不代表可以模糊操作。 公众要的不是大道理,是能看懂、能监督的硬标准,这要求过分吗? 看看隔壁韩国的“顶尖人才”签证,年薪、工作经验写得一清二楚。 咱们倒好,核心标准藏着掖着,要等驻外使领馆“近期发布”。 政策都要生效了,细则还在“路上”,这节奏确实让人不安。 网友要听证会,本质不是反对引才,是想要知情权和安全感。 毕竟引进来的是真人才还是混子,关系到资源分配和行业公平。 没人愿意看到好政策被钻了空子,最后落得个“引才变引忧”的结局。 外交部说会尽快出配套办法,这话得落地才算数。 别让公众的期待等太久,更别让好好的人才政策毁在模糊里。 政策透明了,疑虑自然消了,大家说不定还会举双手赞成。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中国K签证 签证
这几天满屏都是K字签证! 各地网友都在向移民局要听证会, 认为这政策不清晰!
苏柒小文
2025-10-01 16:03:3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