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普京去世了,战争会不会立即结束?这么说吧,普京要是今天在任上去世了,你最好祈祷不要爆发世界大战。 要知道,普京在俄罗斯可以说是最温和的鸽派了,很多俄罗斯的极端民族主义者都是对其不满的,认为普京太软弱。所以,如果普京死了,上台的必将比普京更加鹰派。 在俄罗斯,普京早不是普通的国家元首了,更像个精准的“天平砝码”——一边压着国内快溢出来的极端民族主义情绪,一边还得攥着跟外面世界的联系,不让双方彻底闹掰。 咱们外人看普京觉得够强硬了吧?可在俄罗斯那些激进派眼里,这根本就是“太软了”。 就说2024年底,普京刚签了个打击极端主义的新战略,里面明明白白写着,国内极端分子正天天挑事儿,说什么要让俄罗斯“去殖民化”,对普京的不满都快摆到台面上了。 他们觉得打乌克兰打得太慢,对西方制裁的反击也不够狠,甚至觉得核武器的使用门槛设得太高,完全放不开手脚。 俄罗斯自由民主党就是这群人的“代表”,之前的党首日里诺夫斯基,那可是出了名的“嘴硬”,动不动就喊着要用核武器揍反对俄罗斯的国家,连西方国家都直接给贴了“俄罗斯纳粹”的标签。 就算他后来没了,接任的斯卢茨基也没改这脾气。2025年7月那回,北约放话要打加里宁格勒州,斯卢茨基直接放狠话:“要是真敢来,我们连核武器都能用!”这话可比普京政府官方说的激进多了。 更关键的是,这个党在国家杜马(相当于俄罗斯的议会)里一直有席位,手里攥着不少政治影响力,真要是普京没了,权力出现空当,他们保准能借着议会吵架、街头动员把声势搞大,说不定就能往上冲。 不光是政坛,军队里的鹰派也不是好惹的。联邦安全会议秘书绍伊古,表面上还说着“要找个能长久和平的法子”,转头就把欧洲往乌克兰派兵的事儿,定义成“我们能合法打的目标”。 这种嘴上一套、行动上另一套的样子,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军队里不少人早对现在的打法不满了,觉得普京太在意国际上怎么看,把前线的手脚捆得太死。 其实这种事儿早有先例,搁以前罗曼诺夫王朝的时候,只要权力交接乱了套,军队里的强硬派就喜欢靠打外战来稳住地位。 就像叶卡捷琳娜二世,当年就是靠着打了六场大仗,才把俄罗斯扩成横跨欧亚的大帝国。这种“靠扩张稳江山”的路子,到现在还影响着俄罗斯的权力逻辑,没那么容易改。 再看老百姓的态度,也给鹰派上台铺了路。列瓦达中心2025年9月刚出的民调显示,66%的俄罗斯人支持靠谈判结束冲突;可全俄罗斯民意研究中心同期的数据又说了,70%以上的人还支持俄军在乌克兰的行动。 这种看着矛盾的态度,其实说到底就是“支持军队,但觉得现在的打法不行”,大部分人都这么想。 而鹰派最会抓这种心理,动不动就把仗打得不顺利的锅甩给“决策太软弱”,再煽风点火说“只有够狠才能让人尊重”,慢慢就把不少人的想法带偏了。 就像2024年特朗普刚上台那会儿,俄罗斯人还盼着美国能从中调停,结果等了八个月啥用没有,期待全变成失望,极端派正好趁机钻空子,支持率悄悄就涨上去了。 更麻烦的是,外面的势力还会来“搅局”。普京在的时候,凭着自己的威望,还能死死管住对外的反应尺度,不让俄罗斯跟北约直接撞上。可要是换了新领导,为了坐稳位置,十有八九得靠强硬手段证明自己行。 斯卢茨基之前就说过,“美国该对乌克兰挥拳头,不是对俄罗斯瞎嚷嚷”——这话听着就挺唬人,但也不是随便说的,极端派普遍觉得,与其跟乌克兰耗着,不如把冲突升级,逼西方让步,这样来得更快。 真要是这种思路占了上风,保不准就会突破现在的冲突边界,比如去打北约给乌克兰送物资的运输线。 可北约有个“集体防御条款”,只要有一个成员国被打,其他国家都得一起上,到时候世界大战的风险,可不是一点点涨,是直接往天上冲。 俄罗斯历来就有“强人稳住局面”的传统,从彼得一世到叶卡捷琳娜二世,越强硬的领导,越能拿到精英阶层的支持。 普京现在的“温和路线”,本就是特定时候的选择,可极端民族主义跟军方强硬派早拧成了一股劲儿,成了一股藏不住的力量。 一旦没了普京这个“天平砝码”,就没人能压得住这些势力了——他们上台第一件事,肯定是把“软弱的妥协”扔到一边,用更激烈的动作找突破。到时候战争不光结束不了,还得朝着更没法控制的方向走,那才是真的麻烦。
德国垮了,法国崩了,英国也开始游行了!欧洲出了什么问题?俄罗斯为什么仍然很稳?一
【5评论】【1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