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中国人钱毒害中国人!越南榴莲在中国曾一年狂赚30亿,但他们不好好种水果,却在果子里添加有毒物质,结果失去中国市场后,大量水果烂地里卖不出去,现在开始后悔了。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中国消费者对榴莲的热爱已无需赘述,2022年越南鲜食榴莲获准进入中国后,这场“榴莲自由”的风暴以超乎想象的速度席卷全国,从华南到华北,从大超市到街头水果摊,越南榴莲一夜之间成为众人追捧的新宠,彼时进口榴莲价格居高不下,泰国榴莲以高昂的身价让不少食客望而却步,越南榴莲则凭借价格、品质和新鲜度迅速抢占市场,越南果农和出口企业见证了前所未有的繁荣,集装箱在边境口岸排起长龙,南部产区的农民甚至用榴莲换来了新房新车,这一切都得益于中国市场的巨大需求和越南抓住的窗口机遇。 当时,越南榴莲的出口额直线上升,2023年仅对中国的出口额就高达30亿美元,出口量占总量的九成,中国榴莲市场被越南产品攻占,渠道商和进口商竞相下单,电商平台销量惊人,价格比泰国货低两成,性价比优势让消费者趋之若鹜,越南果园种植面积在一年内扩张到原定2030年规划的两倍,甚至连地理不适合的土地也被临时改造成榴莲园,冷链、物流、包装等基础设施同步升级,全国各地都在为榴莲出口而加班加点。 然而,这场盛宴背后隐藏着巨大的风险,随着出口量暴涨,越南产业链各环节开始松动了对于质量的警觉,为了缩短生长周期、提升产量和外观,一些果农开始大量使用高含量镉的化肥,尤其是进口DAP肥料,部分加工企业为了让榴莲果皮颜色鲜亮,采用违规染色手段,甚至加大催熟剂和防腐剂用量,由于监管体系尚不健全,种植区编码、包装厂备案等环节出现造假现象,管理混乱、短视逐利成为行业普遍现象,越南农业部门虽有规定,但执行层面难以落地,部分公职人员与从业者形成利益链条。 2024年,隐藏的问题集中爆发,台湾食药署首先检出越南榴莲镉含量超标,随后中国海关大幅提升检测标准,对农残和重金属进行严格抽检,多批次榴莲因镉含量高于0.05mg/kg标准被退运或销毁,个别批次检出含量甚至超标一倍以上,农药残留、染料滥用等问题也相继浮出水面,中国监管态度坚决,不合格产品一律退运、销毁,绝不手软,2024年仅台湾一地就有15吨榴莲被销毁,进口商目睹风险陡增,纷纷下调订单,超市和水果店将越南榴莲下架,电商销量急剧下滑,消费者信心遭遇重创。 市场变化之快、跌幅之大,令人始料未及,2024年上半年,越南榴莲对中国出口量骤降七成,出口金额缩水74%,口岸冷链集装箱堆积如山,等待检测的时间远超榴莲的保鲜极限,导致大量果实腐烂在仓库和果园,田间地头,榴莲无人问津,收购价从每公斤5元跌到不足1元,果农望着烂在地里的榴莲无计可施,出口企业因资金链断裂难以度日,冷库、加工厂的工人被迫返乡待业,雨季到来,榴莲果汁流入河道,环境污染加剧,曾经火热的产业链,转瞬间陷入集体困境。 在中国市场,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的要求一向严苛,榴莲口感、价格固然重要,但安全标准始终是底线,越南榴莲质量问题一经曝光,消费者立刻用脚投票,电商评论区充斥着对果肉发硬、口感变差和安全隐患的吐槽,超市货架上,越南榴莲销量锐减,渠道商转而主推泰国、老挝、巴西等地的产品,泰国榴莲凭借稳定的品质、严格的检测和中老铁路等新型物流体系,不仅压缩了运输时间,还降低了损耗和成本,批发价比越南榴莲更有优势,老挝依靠地缘运输优势,出口量增长三倍,巴西榴莲虽远,但冷链技术领先,能够保证到货新鲜,海南本土榴莲则凭借“树上熟”新鲜直达的优势,逐渐在高端市场站稳脚跟,竞争格局一夜之间发生逆转,越南榴莲的市场份额被多方蚕食。 在危机蔓延之际,越南政府和企业不得不紧急采取补救措施,2025年,越南政府发布《榴莲产业可持续发展计划》,暂停高镉化肥进口,建设快速检测站点,推动土壤修复和科学施肥,农业专家在重点产区推广吸附剂混土、种芥菜吸收重金属等治理手段,出口企业尝试转型,发展榴莲干、冰淇淋原料等深加工产品,申请在中国设立认证实验室,简化通关流程,新规要求榴莲必须来自注册果园,采后环节必须符合HACCP体系,部分头部企业开始主导全流程追溯和规范用药,政府清查假冒编码、查处公职人员贿赂,力求从根源上整顿产业链。
赚中国人钱毒害中国人!越南榴莲在中国曾一年狂赚30亿,但他们不好好种水果,却在果
青衫栀幽音
2025-09-27 23:53:5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