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德韦杰夫:一旦战败,就用核弹攻击4个国家,让世界进入末日,将动用战略核武器针对乌克兰、德国、英国和美国进行打击,从而引发全球性毁灭。 这话听着脊梁骨发凉,可真能信吗?毕竟核按钮一按,哪有赢家?但要说这纯粹是吹牛,好像又没那么简单。这狠话里藏的门道,可比表面的霸气复杂多了。 先掰扯掰扯最实在的:俄罗斯真能随便扔核弹?根本不是这么回事。普京 2020 年签的《俄罗斯联邦国家核遏制政策原则》写得明明白白,动用核武得满足四个硬条件。 比如别人先甩核武过来,或者非核打击要了俄罗斯的命,再不然就是发现弹道导弹打过来了,要么就是核反击力量被端了。这里面压根没提 “战败丢领土” 就算数,梅德韦杰夫说的 “失去领土就用核武”,其实是把红线往前挪了挪,本质上是自己加的 “威慑杠杆”。 咱们中国人最懂这个道理,当年毛主席搞两弹一星,就说过那是穷叫花子穿漂亮衣服,不是为了打架,是为了让人不敢小瞧。核武器这东西,最大的威力从来不是炸响的那一刻,而是摆在那儿让对手睡不着觉的劲儿。 真要是扔出去,俄罗斯自己能好过?且不说核冬天、全球制裁这些后遗症,就说美国那庞大的核武库,能眼睁睁看着盟友挨炸?到时候就是鱼死网破,梅德韦杰夫再硬气,也不可能拿整个国家的命运赌一把。 但这话又不能当空话听,毕竟威慑的关键得让对手信你 “敢真动手”。梅德韦杰夫选这个时候放狠话,时机拿捏得准得很。当时特朗普刚给俄乌和谈设了 8 月 8 日的最后期限,还缩减了之前的 50 天期限,一副逼宫的架势。 泽连斯基更起劲,跑到联合国喊着要新武器,还说要炸俄罗斯的无人机工厂,甚至放话让克里姆林宫官员记好防空洞位置。这时候不拿出点硬的,西方还真以为俄罗斯好拿捏。 再说西方的反应,也透着心虚。特朗普嘴硬说派了两艘核潜艇去俄罗斯附近,但没说要干嘛,更没提直接军事对抗。这就像俩壮汉吵架,一方抄起砖头喊 “信不信我拍你”,另一方赶紧摸出菜刀,但谁也没真往对方身上招呼。 美国副总统万斯说特朗普对俄 “越来越不耐烦”,可国务卿鲁比奥见俄外长拉夫罗夫,也只敢喊 “停止杀戮”,没敢提要帮乌克兰夺领土。德国、英国更别提了,嘴上跟着美国喊制裁,暗地里还在跟俄罗斯维持能源合作的底子。真怕核战的话,谁也不敢把事情做绝。 更有意思的是俄罗斯内部的算盘,梅德韦杰夫这话不光是说给西方听的。前线战场打得胶着,佩斯科夫虽然说乌拒绝谈判会处境更糟,但也承认和谈的重要性。 这时候喊出核威慑,既能稳住国内民心,让大家觉得 “国家有底牌”,又能给西方画条红线:别逼太狠,真把俄罗斯逼到墙角,谁也没好果子吃。 就像当年中国在越南战争前警告美国 “中国人说话算数”,美军后来果然不敢越过北纬 17 度线。威慑这东西,只要之前有过 “言出必践” 的先例,就没人敢真赌。 还有个关键点,梅德韦杰夫自己都留了后路。他说 “敌人应当祈祷我们的战士不会让核大火燃烧”,潜台词就是 “只要你们别逼我们输,核武就用不上”。这根本不是要发动核战的架势,更像是在说 “给彼此留点余地”。 而且转头佩斯科夫就放话,俄方仍对和平谈判持开放态度。一边举着核大棒喊 “别过来”,一边又摆着谈判桌说 “坐下来聊”,这套路跟当年美苏冷战时的威慑逻辑如出一辙。 说到底,梅德韦杰夫这狠话就是面照妖镜,照出了俄乌冲突里各方的真实心态:俄罗斯不想输,更不想打核战,所以用核威慑逼西方降温;西方想压垮俄罗斯,但更怕核战烧到自己,所以敢制裁不敢真动手;乌克兰想借西方力量翻盘,但其实就是被架在火上烤的棋子。 当年毛主席搞 “两弹一星” 加民兵建设,靠的就是 “能打疼敌人但不轻易动手” 的威慑力,让美国不敢越雷池一步。现在梅德韦杰夫玩的也是这一套:核武这张牌,攥在手里比扔出去管用一万倍。 真要到了扔核弹的地步,哪还有什么 “赢家”?不过话说回来,这威慑能不能成,最终还得看前线的仗打得怎么样。毕竟手里有枪,说话才有人听,光靠喊是撑不了多久的。
中国正在逃命;而日本只能等待灭亡!还以为中国抛售美债,只是普通的金融操作?错了!
【5评论】【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