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西班牙、爱尔兰,三国甩出“承认巴勒斯坦”这张牌,直接打在以色列脸上。 外交召回、冻结对话,以色列反手就是硬刚。 可这波不是孤立事件——斯洛文尼亚、马耳他跟上,法国比利时议会投票通过,英国工党政府也准备动手,G7里头第一个要认的可能就是伦敦。 西方以前躲着谈巴勒斯坦,现在敢亮明态度,背后是道义压力压过了地缘算计。 加沙断水断电,平民成片倒下,再装看不见,国内年轻人先不答应。 挪威年轻人上街喊“我们纳税不该付战争账单”,西班牙左翼政党拿选票逼政府表态。 这不是政客良心发现,是民意推着走。 更狠的是ICC那张逮捕令,内塔尼亚胡名字赫然在列。 挪威、西班牙说“我们执行”,等于把国际法当盾牌顶上去。 以色列再也不是“受害者叙事”通吃的那个国家了。 它能拉拢阿联酋、巴林搞“外围正常化”,但欧洲这边,正一步步把它往“占领者”位置上钉。 巴勒斯坦人等这一天太久了。 法塔赫和哈马斯居然能在开罗坐一桌,谈出个临时联合政府,还说要搞15年来第一次全境选举。 过去俩字儿——做梦。 现在有了外交势头,腰杆才硬起来。 沙特、土耳其立马递糖,承诺给承认国投资和签证便利,这叫“正义有价”,但也是真金白银的回报链。 美国嘴上还不认,可联合国发言用上“占领国”三字,已经是破天荒。 布林肯没敢多解释,但用词改了就是改了。 这不叫政策转向,也至少是松动。 以前唯美国马首是瞻的欧洲,现在反过来带头冲,华盛顿只能半步半步往后挪。 棋盘变了。 三十年来,中东规则是“枪声大过法理”。 如今一批小国用外交承认+司法追责+内部和解三连击,硬生生撕开一道口子。 丘吉尔说国家没有永远朋友,只有永远利益——可今天的欧洲人开始重新定义“利益”:人权不是装饰品,占领也不是永久选项。
挪威、西班牙、爱尔兰,三国甩出“承认巴勒斯坦”这张牌,直接打在以色列脸上。 外交
发发呆爱好者
2025-09-26 16:56:03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