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终于不装了,直接给全球市场泼了一盆冷水。 他警告说资产估值太高

古今知夏 2025-09-26 10:47:27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终于不装了,直接给全球市场泼了一盆冷水。 他警告说资产估值太高,泡沫吹得有点离谱。 这话一落地,等于给所有投资者判了 “死刑”— 以前那种打开印钞机就能躺着数钱的好日子,彻底没影了。 市场直接把这记警告叫做 “鲍威尔核弹”。这颗 “核弹” 威力有多猛?它一把撕烂了全球资本市场最后那块遮羞布。要知道,美联储从来不会随便质疑资产价格,如今主动戳破窗户纸,明摆着说:靠印钞续命的狂欢,该散场了。 谁能想到,曾经救市的 “法宝” 会变成如今的 “包袱”?2008 年金融危机后,美联储扛起宽松大旗,海量美元像洪水一样冲进金融市场。股市、债市、甚至加密货币,全都借着这波流动性东风疯涨。 投资者渐渐养成了 “躺赢” 的惯性:不用研究公司基本面,不用盯着行业周期,只要美联储敢印钱,资产就敢涨价。 这种虚假繁荣早有裂痕,只是没人愿意先戳破。就说前几个月,AI 概念火得一塌糊涂,不少连盈利模式都没有的初创公司,估值直接飙到几十亿美金。还有欧美楼市,明明居民收入没怎么涨,房价却连着刷新纪录。这些离谱的景象,本质上都是印钞机 “喂” 出来的泡沫。 鲍威尔的警告,其实是在强行给市场 “断药”。过去两年,美联储已经加了十几次息,就是为了压下通胀这头 “猛虎”。可即便如此,还有大量宽松时期的资金藏在市场里,偷偷给资产价格 “输血”。 通胀反复横跳的背后,这些虚高的估值正是 “隐形推手”。鲍威尔这次摊牌,等于明说:再靠印钱托底,迟早出大问题。 “核弹” 一响,最先慌的是华尔街大佬们。就在半个月前,高盛还在喊 “科技股估值没泡沫”,摩根士丹利也在吹 “新兴市场遍地机会”。 结果鲍威尔一开口,这些投行连夜改报告,语气从 “乐观” 秒变 “谨慎”。他们比谁都清楚,美联储的态度就是市场的 “指挥棒”,敢跟政策对着干,只会亏得底朝天。 新兴市场更是被架在火上烤。过去十年,跟着美联储印钱成了不少新兴国家的 “生存法则”:美国放水,他们就跟着贬值本币、扩大信贷;美国收紧,他们就被迫加息、抛售美元储备。 现在鲍威尔明确要戳泡沫,这些国家瞬间陷入两难:不跟着收紧,本币贬到崩盘;跟着收紧,本国的资产泡沫先炸。 印度股市已经连跌一周,巴西央行紧急开会维稳,东南亚楼市成交直接腰斩 — 流动性退潮后,谁在裸泳一眼看穿。 科技圈的 “估值神话” 也撑不住了。前两年靠宽松资金砸出来的 AI 独角兽,现在连融资都难了。那些打着 “元宇宙”“Web3” 旗号圈钱的项目,要么裁员收缩,要么直接跑路。 硅谷的风投机构彻底变了脸:以前抢着投钱,现在连商业计划书都要翻来覆去审三遍,张口就问 “啥时候能盈利”。没有了印钞机托底,光靠概念再也骗不到钱了。 连欧洲和日本央行都被拖进了泥潭。欧元区通胀刚有点回落,欧央行本来想缓一缓加息节奏,结果鲍威尔一表态,欧元兑美元直接跌穿关键点位 — 不跟着收紧,汇率扛不住;跟着收紧,本来就疲软的经济可能直接衰退。 普通投资者的心态更是崩了。前两年跟风买加密货币、新能源基金的人,现在天天刷行情软件盯涨跌。银行理财经理的电话被打爆,问得最多的就是 “现在赎回还来得及吗”。那些曾经坚信 “长期持有必涨” 的人,终于明白:靠印钱堆起来的涨幅,撤得比谁都快。 其实没人否认,宽松政策曾经救过全球经济。但十几年 “药不能停” 下来,副作用早就盖过了疗效。企业懒得搞技术创新,一门心思靠炒股票、买理财赚快钱; 普通人不想上班攒钱,满脑子想着靠炒股、炒房 “一夜暴富”。这种脱离实体经济的 “空中楼阁”,迟早要塌。 现在大家终于看明白了:“鲍威尔核弹” 炸碎的不是市场,是不切实际的幻想。靠印钱躺赚的时代已经落幕,靠真本事赚钱的日子来了。这或许才是鲍威尔摊牌的真正用意 — 与其等泡沫自己炸穿,不如主动戳破,长痛不如短痛。

0 阅读:34

猜你喜欢

古今知夏

古今知夏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