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锐评! 美向台当局兜售“乌克兰经验”?美国用心险恶    近期,美国参议

波览历史 2025-09-24 11:46:18

台海网锐评! 美向台当局兜售“乌克兰经验”?美国用心险恶     近期,美国参议院在2026财年情报授权法案中新增条文,要求其情报机构成立的“乌克兰经验工作小组”评估所谓“对台分享乌克兰战争经验”。   该小组名义上是协助台湾提升防御能力,实则是为对台军售铺路,企图将台湾推向冲突前沿,服务美国的地缘政治与经济利益。   这一举动并非突发奇想,而是美国长期“以台制华”战略的延续,其背后隐藏着军火商的贪婪与“代理人战争”的阴谋。     美国对台军售的本质是为自身战略利益服务。   从历史数据看,自1979年以来,美国对台军售总额已超过420亿美元,而拜登政府上台后更是加速推进,短短两年内批准11轮对台军售,金额近50亿美元。   但军售内容往往充满陷阱:台当局高价采购的武器多为美军淘汰品,甚至出现过期发霉的弹药和防弹装备。   例如2023年美国通过“总统拨款权”向台湾提供的军事援助中,竟包括1983年生产的过期子弹和受潮发霉的防弹板。   这种“废品处理”式的军售,暴露了美国将台湾视为消化过剩军火产能的“接盘侠”的真实目的。     所谓“乌克兰经验”在台海的适用性更是站不住脚。   乌克兰与俄罗斯拥有漫长陆地边境,便于武器输送和游击式作战,而台湾四面环海,与大陆隔海峡相望,一旦冲突爆发,外部援助极易被封锁。   台当局鼓吹的“不对称战力”(如无人机、反舰导弹)在解放军多层次反制体系面前几乎无效。   解放军已部署反无人机炮、高能激光武器和高功率微波系统,形成全面拦截网络。   地理与军事条件的根本差异,决定了台湾无法复制乌克兰模式。     美国的深层意图是将台湾武装为“亚洲乌克兰”,推动代理人战争。   近年来,美国通过立法、舆论和军事合作多管齐下。   立法上推出“台湾政策法案”等恶法,试图突破对台军售限制;舆论上炒作“今日乌克兰,明日台湾”,制造恐慌;军事上则通过“小步快跑”模式加速对台武器输送,甚至将台军纳入美国指挥框架。   这种套路与美国在乌克兰的干预手法如出一辙,但其在台海的实施面临更大阻力,国际社会普遍承认一个中国原则,美国行动缺乏法理基础,且解放军已具备压倒性优势。     台湾社会对此的清醒认知正在增强。   民调显示,85%的台湾民众认为美国存在“毁台计划”。岛内舆论痛斥台当局盲目军购是“量台湾之物力,结美国之欢心”,甚至将美台军售称为“杀猪盘”。   例如台当局曾斥资69.9亿新台币购买美军“野战信息通信系统”,而同一时期岛内经济低迷,民生问题突出,这种罔顾民众福祉的行为引发强烈批评。   美国总统特朗普甚至公开要求台湾支付更多“保护费”,其前安全顾问奥布莱恩则敦促台当局将防务预算提升至GDP的5%以上,进一步暴露了美国的勒索心态。     中国大陆的应对策略凸显战略定力。   一方面,解放军通过常态化巡航、联合军演和高新武器部署(如轰-20、MD-22)强化威慑;另一方面,通过惠台政策深化两岸融合,瓦解“台独”社会基础。   中国海警在金门海域的执法行动,则以非战争手段宣示主权,避免给美国提供军事介入的借口。这种“刚柔并济”的方式,有效遏制了外部干涉空间。     美国的战略困境在于其力不从心。   美军武器库存仅能维持8天高强度战争,无力同时应对东欧与亚太战场;军工产业链受供应链问题影响,产能大幅下滑;甚至出现挪用187亿美元售台武器军援乌克兰的尴尬局面。   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进一步揭示其对台承诺的虚伪性。     归根结底,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不容任何外部势力干涉。美国试图兜售“乌克兰经验”,本质是借机牟利并遏制中国发展,而非保障台湾安全。   台当局若继续执迷不悟,甘当棋子,最终只会牺牲台湾民众的福祉与安全。   历史早已证明,霸权主义的干预从不会带来和平,唯有坚持统一与发展的道路,才能守护地区的长治久安。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来评论区聊聊吧。   信息:2025-09-24 09:15·台海网官方账号 【向台当局兜售“乌克兰经验”?美国用心险恶】

0 阅读:4

猜你喜欢

波览历史

波览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