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印尼突然宣布了 9月23日,印尼和欧盟甩出大手笔。正式签了《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这下可真是“开门见山,买卖畅通”了。 你可别以为这是拍脑袋的决定,这纸协定是磨了整整9年、谈了19轮才成的正果。之前卡在棕榈油的环保标准上,欧盟说印尼砍森林种棕榈树,一度要禁运;印尼也硬气,直接拿镍矿出口卡脖子。 毕竟欧盟搞新能源转型,缺不了这关键原料。现在突然握手,说白了都是被现实逼的,美国那边加征的关税压得双方都喘不过气,只能抱团取暖 。 雅加达的棕榈油出口商老王最近笑得合不拢嘴。以前运到欧洲要交高额关税,利润薄得像纸,现在欧盟给开了“绿色通道”,还给了森林砍伐的“特殊待遇”,预计一年能多赚三成。 另一边,德国汽车经销商也在算账,印尼的汽车关税五年内从50%降到零,以后把欧洲新能源车卖到东南亚,每辆能省好几千欧元,光关税每年就能省出6个亿 。 但这“畅通”背后,藏着不少算计。欧盟哪里是真让步?它盯着印尼的镍矿呢,虽然印尼没松口 raw 矿出口,但深加工产品能免税进欧洲,等于逼着印尼给欧盟的新能源产业链打工 。 印尼的小椰农就慌了,欧洲奶粉、乳制品要零关税进来,自家小作坊的椰奶制品哪扛得住?虽说有补偿基金,但那点钱够不够转型还是未知数。 更深层的门道在地缘上。欧盟一边喊着“开放贸易”,一边借着协定往东南亚插脚,想拉拢印尼对冲别人的影响力,顺便给美国的“印太战略”搭把手。 印尼也不傻,借着欧盟的投资升级产业,把纺织品、鞋类卖得更远,目标是对欧出口涨60%,多赚28亿美元 。可这饼要2027年才落地,中间27个欧盟成员国批不批还两说,变数多着呢。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冯德莱恩,再见了!欧盟再次出手,必须换人9月23日消息,欧洲议会的极右翼党团与
【8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