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俄罗斯一头棕熊在母虎外出时残忍地咬死并吞食了它的两只幼崽,它不仅没有逃离现场,反而潜伏在虎穴周围,等待母虎归来,企图再次发起攻击,当母虎返回时,它遭到了意外的偷袭,受到了严重的伤害,难道棕熊真的是老虎的天敌吗 在俄罗斯远东的茫茫林海中,老虎和棕熊的身影时常交错,它们不是天敌,却因生存资源的重叠,成了最熟悉的竞争对手。 要弄明白这两种猛兽到底谁更占优,不用空谈战力,看看发生在林区的真实事件就够了。 2019 年的锡霍特 - 阿林山区,曾有过一场没打起来的 "对峙"。 一头母棕熊带着两只半大的小熊在林间找蓝莓,刚走到一片灌木丛旁,就撞见了一只巡逻的雌虎。 母棕熊瞬间把小熊护在身后,喉咙里发出低沉的吼声,爪子紧紧扣住地面。 雌虎停下脚步,盯着母棕熊看了片刻,既没往前冲,也没露出攻击姿态。 大概十分钟后,雌虎缓缓转身,朝着另一个方向离开了,母棕熊也带着小熊慢慢退到了更远的树林里。 谁都不想为了无关紧要的相遇冒险 —— 对老虎来说,受伤就意味着没法捕猎,很可能饿肚子。 对棕熊来说,保护幼崽才是首要的,没必要硬拼。 可到了食物短缺的时候,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有一年冬天,西伯利亚下了罕见的大雪,积雪没到膝盖,一头棕熊因为秋天没攒够冬眠的脂肪,没法躲进树洞过冬,只能在雪地里四处找吃的。 它循着气味找到一片野猪活动的区域,刚好撞见一只母虎带着 2 岁的虎崽在捕猎。 母虎为了追一头跑散的野猪,暂时离了虎崽一段距离,棕熊瞅准这个空隙,猛地冲上去,一口咬断了虎崽的喉咙。 之后它还没忘 "储存粮食",用雪把没吃完的野猪和虎崽尸体埋了起来,才慢悠悠地找了个背风的地方休息。 母虎回来看到空荡荡的雪地和残留的血迹,气得循着脚印追棕熊,结果棕熊早躲在一棵大树后,等母虎靠近,突然转身一掌拍在母虎头上,母虎当场就没了气息。 类似的残酷场景,也曾被野生动物摄影师记录过。 一次在远东林区,摄影师躲在隐蔽处观察,看到一头棕熊正低着头啃食什么,拉近镜头才发现是只刚出生没多久的小虎崽。 没过多久,母虎叼着一只野兔回来,老远就看到这一幕,立刻扔下猎物冲了过去。 一开始母虎靠着灵活的动作占了上风,绕到棕熊侧面,爪子一下就抓伤了棕熊的肚子,可棕熊皮糙肉厚,疼归疼却没退缩,反而仗着体重优势,慢慢把母虎逼到了树干旁。 打了大概十分钟,母虎体力渐渐不支,动作越来越慢,棕熊抓住机会,用身体把母虎压在身下,没一会儿母虎就没了动静。 当时林间静得可怕,连雪花落在树枝上的声音都听得清清楚楚。 不过老虎也不是每次都被动,它们很会 "算性价比"。 要说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是 1998 年那起冲突。 那年夏天,远东一片针叶林里,有个被松针盖得严严实实的虎穴,里面两只刚睁开眼的小虎崽,正哼哼唧唧地等着妈妈回来。 它们的妈妈是头成年母虎,天刚亮就出去捕猎了,按往常的节奏,太阳升到树顶时准能叼着猎物回来。可这次,先到虎穴的是一头四百多斤的棕熊。 棕熊循着小虎崽的气味找过来,没犹豫就钻进了虎穴。 没几分钟,穴里传出几声微弱的虎崽叫,之后就没了动静 —— 棕熊把两只幼崽咬死,还吞了下去。 吃完后它没走,反而绕到虎穴后面的大石头旁躲起来,眼睛直勾勾盯着虎穴入口,显然是在等母虎回来。 就在它愣神的功夫,大石头后的棕熊突然冲出来,一掌拍在母虎背上,母虎疼得惨叫一声摔在地上。 缓过劲的母虎立刻爬起来反击,跳起来想咬棕熊的脖子,可棕熊皮毛又厚又硬,只被咬破一点皮。 棕熊反手一掌拍在母虎腿上,母虎的腿瞬间流血。 接下来的打斗中,母虎靠灵活抓伤棕熊的肚子,但棕熊耐力更好,越打越有劲。 母虎伤口越来越多,动作慢了下来,最后只能拖着伤腿往林子深处逃,棕熊也没追,舔了舔肚子上的伤,慢悠悠地走了。 早在上世纪,科学家就开始研究这两种猛兽的关系了。 19 世纪末,尼古拉・巴伊科夫常在远东林区转悠,跟猎人打听虎熊相遇的事,还跟着动物足迹观察。 到了 1940 年代,列夫・卡普兰诺夫在锡霍特 - 阿林山区设观察点,靠分析爪痕、毛发补充数据。 两人汇总出 44 次虎熊正面打斗的记录,老虎赢 22 次,棕熊赢 12 次,10 次打平。 这些事都说明,棕熊不是老虎的天敌,它们只是森林里的生存竞争者。 谁能赢,全看当时的处境 —— 棕熊饿急了会冒险,老虎觉得不划算就会躲开。 毕竟在野外,活着才是最大的目标,没有哪种动物会为了 "争高下" 随便拼命,老虎和棕熊也不例外。 信息来源:环球网——展开俄罗斯一只饥饿棕熊吞食幼崽 专家称系食物短缺所致 如果各位看官老爷们已经选择阅读了此文,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各位看官老爷们的支持!
1998年,俄罗斯一头棕熊在母虎外出时残忍地咬死并吞食了它的两只幼崽,它不仅没有
语蓉聊武器
2025-09-20 11:40:1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