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苏联红军进入德国本土后,压抑已久的苏联士兵军纪全面失控,他们开始大规模奸淫德国妇女来满足自己复仇的心理。 要理解1945年发生在德国土地上的一切,必须把时钟拨回到1941年6月22日。那天,纳粹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启动“巴巴罗萨计划”,三路大军潮水般涌入苏联。那不是一场常规的战争,而是一场旨在从肉体和精神上彻底摧毁一个民族的灭绝之战。 德军所到之处,焦土一片。村庄被焚毁,城市被夷平,上千万平民死于战火、饥饿和德军的系统性屠杀。苏联士兵在前线浴血奋战,他们的妻子、母亲、女儿,却在后方惨遭凌辱和杀害。每一个苏联士兵的心里,都装着一个破碎的家庭,都背负着血海深仇。他们看着同胞的尸体堆满沟壑,听着幸存者讲述着纳粹的暴行,仇恨的种子早已在心中生根发芽,只等一个破土而出的机会。 当时苏联国内的宣传机器也在全力开动,著名作家伊利亚爱伦堡的战斗檄文在军中广为流传,他用最激昂的文字写道:“我们要杀戮!假如你一天没有杀死一个德国人,那你的这一天就等于虚度了!” 这种宣传在当时极大地鼓舞了士气,但也无形中模糊了德国军人与德国平民的界限,将复仇的对象扩大到了整个德意志民族。 当这些憋着满腔怒火、与死神共舞了四年的士兵,第一次踏上德国的土地时,那根名为“军纪”的弦,瞬间就绷断了。 1945年1月,苏联红军攻入东普鲁士,这是他们踏上的第一片德国领土。压抑已久的复仇欲望如火山般喷发。当时发生的“内默斯多夫惨案”就是一个缩影,大量德国平民,尤其是妇女,遭到了难以想象的暴行。这就像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预示了接下来几个月将要发生的一切。 随着苏军向德国腹地挺进,特别是攻入柏林,军纪失控的现象达到了顶峰。那时的柏林,几乎是一座“女人城”。青壮年男性大多已在战场上阵亡或被俘,城里剩下的大多是妇女、儿童和老人。她们成了首当其冲的受害者。 根据英国历史学家安东尼比弗在其著作《柏林:1945年沦陷》中的估算,仅在柏林,就有约10万名妇女遭到强奸,而整个德国境内,这个数字可能高达200万。 这已经不是零星的个人犯罪,而是一种大规模的、带有集体情绪宣泄性质的战争罪行。 一位名叫玛尔塔希勒斯的德国女记者,在她的日记《柏林的女人》中,真实记录了那段地狱般的日子。苏军士兵闯入民宅,寻找“猎物”,年龄从十几岁的少女到六七十岁的老妇都未能幸免。抵抗往往意味着死亡,许多女性为了生存下去,甚至被迫选择一个固定的苏联军官作为“保护者”,以避免遭到其他士兵的轮番侵犯。 这与纳粹德国那种系统化、制度化的性剥削有所不同。纳粹为了维持所谓的“雅利安血统纯净”,在占领区建立了庞大的军事妓院网络,强迫大量妇女成为军妓,进行着有组织的性奴役。而苏军的暴行,更多的是一种在战争末期,纪律涣散、仇恨情绪爆棚下的集体失控。一种是冷酷的、工业化的邪恶;另一种,则是狂热的、混乱的野蛮。 但无论形式如何,其本质都是对女性尊严和生命的无情践踏。 面对如此大规模的军纪败坏,苏联高层是什么态度?答案很复杂。一方面,朱可夫等高级将领也曾下令整肃军纪,枪毙了一些施暴的士兵。但另一方面,来自更高层的声音却显得暧昧。斯大林曾对南斯拉夫领导人说:“难道您不能理解一位穿越了数千公里血与火与死亡的士兵,找个女人取乐,并拿走一些小玩意儿的行为吗?” 这句话,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时苏联高层对士兵暴行的一种默许,甚至是一种“理解”。在他们看来,这是士兵们在经历了巨大牺牲后的一种“补偿”。复仇的心理,被当成了一种可以理解甚至可以被接受的情绪。 这种自上而下的态度,使得基层军官在约束部队时,要么有心无力,要么干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直到柏林战役结束,苏军开始承担占领和管理任务时,为了恢复秩序,高层才真正开始下大力气整顿军纪。但那时,伤害早已造成,无数德国女性的命运被彻底改变,一道深深的伤疤永远地留在了德意志民族的记忆里。 这段黑暗的历史,在战后的几十年里,在苏联和后来的俄罗斯,一直是一个敏感甚至禁忌的话题。官方叙事里,苏联红军是解放者,是战胜法西斯的英雄,任何玷污这一形象的言论都会被视为对历史的“修正”和对英雄的“亵渎”。 然而,历史的真相是复杂的,英雄的军队也可能犯下滔天罪行。这并不矛盾。承认苏军在德国的暴行,并非要否定他们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巨大贡献和牺牲,而是为了更全面、更真实地理解战争的残酷。战争会把人变成魔鬼,无论是侵略者还是复仇者,概莫能外。
为什么总说二战打光了苏联一代人,而没有人说打光中国一代人?不仅是苏联,德国也是打
【4评论】【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