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能源部长克里斯·赖特在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表示,如果欧盟想要美国对俄罗斯实施新的制裁,就必须停止从俄罗斯购买石油和天然气。据他介绍,能源出口收入使俄罗斯能够继续为对乌克兰的军事行动提供资金。 这话听着有理,但欧盟心里苦啊。俄乌打了这么久,欧盟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早就成了块烫手山芋。说起来进步不小,2021年那会儿,俄罗斯原油占欧盟进口的27%,天然气更是占了40%,现在呢?原油降到5%都不到,天然气也只剩15%左右了。 可这剩下的15%,却成了最磨人的小尾巴——不是不想剪,是一剪就疼得嗷嗷叫。 就拿斯洛伐克来说,这个小国家现在成了欧盟对俄制裁的“钉子户”。欧盟最近商量第18轮制裁,想彻底堵死“北溪”管道的所有交易,结果被斯洛伐克硬顶了回去。 倒不是他们跟俄罗斯多亲,实在是兜里的钱不答应。斯洛伐克每年光靠俄罗斯天然气过境,就能稳稳当当进账5亿欧元,这钱可是国家预算的重要进项。 更要命的是,他们跟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签的合同要到2034年才到期,价值一百多亿欧元,而且是“照付不议”——就算不用这么多气,钱也得照给。欧盟偏要他们2028年就全面禁购,这不是逼着人家违约赔钱吗?换谁都得急眼。 匈牙利更不用提,从一开始就对能源制裁一百个不乐意。外长西雅尔多早就放话了,这些制裁根本打不倒俄罗斯,反倒把欧洲经济折腾得够呛。 他们宁愿顶着欧盟内部的压力,也不肯断了俄罗斯的能源供应,毕竟家里的工厂、老百姓的暖气,都还指着这些便宜能源过日子。 美国当然明白欧盟的难处,但赖特在采访里说得轻巧:“欧洲要是能下决心彻底不买俄罗斯油气,对他们经济也是好事啊,这不正好从美国这儿补缺口嘛。”这话听着像帮忙,实则算盘打得噼啪响。 谁都知道,欧盟减少俄罗斯能源后,最大的受益者就是美国的液化天然气。这两年美国往欧洲运的LNG是越来越多,可价格也跟着水涨船高,欧盟家庭和企业的能源账单平白涨了两三成。说白了,就是欧洲人掏腰包,帮美国人赚吆喝。 可俄罗斯那边呢?制裁确实让他们的能源收入降了三成,但人家很快就把生意做到了亚洲。印度、中国成了俄罗斯石油的新主顾,就算卖得便宜点,量上去了,钱也没少赚多少。 更绝的是,俄罗斯还通过土耳其这些中转国,把天然气换个马甲接着往欧洲送,去年通过这种方式流入欧盟的天然气还占了16%呢。欧盟想堵漏洞,可天然气这东西看不见摸不着,根本没法化验分子查来源,只能干着急。 赖特这招其实是把欧盟架在火上烤。不答应吧,美国的新制裁就没指望,乌克兰那边天天盼着西方加码支援,自己这边却掉链子;答应吧,家里的经济怕是扛不住。 欧盟本来计划2028年彻底告别俄罗斯能源,可现在美国逼着提前交卷,这就好比让学生没复习完就考试,谁心里有底啊? 更头疼的是欧盟内部这摊烂账。波兰、波罗的海那些国家早就喊着要把对俄制裁拉满,觉得60美元的石油价格上限都太高了,恨不得直接禁运;可希腊、塞浦路斯这些靠航运吃饭的国家又怕限价太低,砸了自己的饭碗。 27个国家各有各的小算盘,每次商量制裁都跟菜市场砍价似的,吵来吵去才能勉强达成个协议。这次赖特狮子大开口,怕是又要吵翻天。 最讽刺的是,美国自己对俄罗斯的能源制裁执行得马马虎虎,却对欧盟提这么高的要求。 欧盟跟着美国对俄制裁,结果俄罗斯的油气贸易规模跟战前差不多,反倒是欧洲自己付出了近2875亿美元的代价。俄罗斯经济学家说得直白,这就是美国的霸权模式——先把欧洲的能源供应搅黄了,再高价推销自己的页岩气。 现在欧盟就像夹在美俄之间的冻豆腐,两边都得罪不起。冬天快到了,天然气需求眼看要涨,这时候断了俄罗斯的供应,能源价格非飞上天不可。 老百姓要是冻着了、钱包瘪了,上街抗议是少不了的,到时候各国政府能不能坐稳位置都难说。可要是不听美国的,不光制裁没戏,说不定美国还会在其他地方给欧盟穿小鞋。 赖特的话虽然难听,但也点出了个尴尬的现实:只要欧盟还在给俄罗斯送能源钱,对俄制裁就永远是隔靴搔痒。可真要一刀两断,欧盟自己又得扒层皮。这种左右为难的处境,恐怕还要持续很久。 毕竟能源这东西不像换总理那么简单,不是换个人就能解决的问题,它连着千家万户的暖气,拴着工厂的机器,关系到整个欧洲的经济命脉。 说到底,美国这招“能源换制裁”的牌打得够狠,但欧盟能不能接得住,还得看他们自己能不能拧成一股绳。只是从目前这架势看,27个国家要达成一致,怕是比法国议会通过预算案还难。这个冬天,欧洲的日子注定不好过了。
美国能源部长克里斯·赖特在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表示,如果欧盟想要美国对俄罗斯实
天天纪闻
2025-09-09 17:54:55
0
阅读: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