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尔斯基说,8月,乌克兰军队重新控制了58平方公里的土地,并解放了几个定居点。乌

天天纪闻 2025-09-09 18:44:05

西尔斯基说,8月,乌克兰军队重新控制了58平方公里的土地,并解放了几个定居点。乌克兰的战场算盘,又拨响了新的珠子。   8月的俄乌前线,炮火声没停过,乌军总司令西尔斯基通报里说的58平方公里,听起来数字不大,可你要知道,这是在俄罗斯本土库尔斯克州的地盘上——就像在别人家里抢占了个储物间,虽然面积不大,却足够让主人跳脚。   要说清这事儿,得先看地图。西尔斯基说的这片区域,就在库尔斯克州靠近乌克兰边境的 Sudzha 镇周边。这个小镇离俄乌边境不到10公里,往东北再走85公里,就是俄罗斯的库尔斯克市。   对乌军来说,拿下这儿就像在俄军防线上撬开了道缝:既能把俄罗斯的炮兵阵地往外推推,让他们打不到乌克兰边境村庄,又能掐掐俄军往顿巴斯送补给的运输线。   泽连斯基在电视里举着地图比划时,特意强调这些定居点"不是空房子",乌军已经在那儿设了军事管理处,连人道主义救援通道都开通了——意思很明白,我们不是来旅游的,是来"安家"的。   这58平方公里怎么拿下来的?说起来颇有点戏剧性。8月6日那天,乌军突然越过边境,像捅马蜂窝似的冲进了库尔斯克州。俄军显然没料到,边境上那些号称"固若金汤"的防御工事,在乌军的豹式坦克和海马斯火箭炮面前,居然没撑住头几天。   西尔斯基后来在战报里得意地说,光是头一周就控制了1000平方公里,82个定居点像散落的棋子被重新摆盘,其中就包括 Sudzha 这个关键节点。   但你别以为这58平方公里是白捡的。乌军士兵私下里说,每往前推1公里,都得填进去不少炮弹和鲜血。就拿 Sudzha 镇来说,别看镇子不大,双方在这儿拉锯了快两周。   俄军的空袭从早到晚没断过,乌军的装甲部队只能借着夜色摸进镇子里,逐屋争夺。   最后乌军能站稳脚跟,还是靠西方援助的防空导弹把俄军飞机赶跑了些,不然连后勤补给都送不进去。   这事儿最有意思的是俄罗斯的反应。一开始他们嘴硬,说"小股乌军骚扰而已",结果没过几天就宣布在库尔斯克、别尔哥罗德、布良斯克三个州搞"反恐行动",还紧急组建了三个集团军专门应对。   更尴尬的是,他们不得不从赫尔松、扎波罗热这些"低优先级"地区调兵,却死活不肯动顿巴斯的主力——明摆着怕乌军声东击西。可即便这样,库尔斯克州还是乱成了一锅粥,到8月中旬已经有12万多居民被疏散,临时安置点里塞满了拎着包袱的老百姓。   不过西尔斯基的战报里没细说的是,这58平方公里更像块"烫手山芋"。乌军虽然占了地,却把自己架在了火上。俄军事专家卡申说得直白:"他们在库尔斯克捅的窟窿越大,顿巴斯那边的防线就越薄。"   果然,到8月底就有消息说,俄军趁着乌军主力在库尔斯克忙活,偷偷在顿巴斯的波克罗夫斯克方向推进了不少。   乌克兰国内也吵翻了天,有将领批评西尔斯基把兵力撒得太开,"就像用勺子舀海水,看着热闹却啥用没有"。   更要命的是,这块"肥肉"其实是很难守得住的。   现在回头看,西尔斯基说的这58平方公里,更像是场"战术表演"。泽连斯基借着这个战果在国际上喊话要武器,说"我们在俄罗斯领土上的积极防御,就是最好的反制"。   可前线的士兵心里清楚,占领容易守住难,就像借来的东西总要还。那些被"解放"的定居点,很多都成了空城,老百姓要么被俄军疏散,要么躲在地下室不敢出来。   有记者去 Sudzha 镇采访,发现镇政府门口挂着乌克兰国旗,可商店橱窗全碎了,路灯杆上还缠着未爆炸的炮弹引线——这"解放"的代价,实在有点沉重。   说到底,这58平方公里就像俄乌战场的一面镜子。它照出了乌克兰的顽强,也暴露了他们的软肋;证明了西方武器有用,可光靠武器赢不了战争;   让泽连斯基多了谈判的筹码,却没改变战线僵持的本质。就像西尔斯基在内部会议上说的:"我们每天都在推进,但每公里都在流血。"这话听着让人心酸,可战场上的现实,从来就不是靠漂亮话能改变的。

0 阅读:68

猜你喜欢

天天纪闻

天天纪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