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家一路走好!”湖南张家界,102岁的抗战老兵彭长竹在重症监护室里安详闭上了眼睛,几小时前,这位双目几乎失明的老人坚持用手机看完了九三大阅兵,对他来说,这一刻或许是一种圆满。 “爷爷,咱们再看一次阅兵式吧,就像当年您保卫国家时那样。”ICU病房里,一部手机正播放着当天的九三阅兵仪式,102岁的抗战老兵彭长竹用尽最后力气聆听这段庄严的旋律,不久后,他安详地闭上了眼睛,脸上定格着最后的慰藉。 对许多人来说,这或许只是一个感人的故事,但在我看来,这是一代英雄的最终谢幕,是一种难以言说的生命圆满。 彭长竹老人不是普通的老者,他身上承载着一段沉甸甸的历史,1939年,他参加了第一次会战,在肉搏战中右眼被刺瞎。这样的经历,许多人可能很难想象那是怎样的一种勇气和牺牲。 我一直在想,是什么让这位老人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依然要坚持看完阅兵? 或许,这是他对自己青春岁月的一种告别,是对那些长眠于战场的战友们的一种交代。看着手机屏幕上行进的中国军队,他可能想起了那些年轻的脸庞,那些再也回不来的兄弟。 在中华大地上,还有许许多多像他一样的抗战老兵正在悄然离去,同样是102岁的关允芬老人,额头上至今留着被日本兵子弹击中的疤痕,大腿里还残留着当年的弹头。95岁的杨俊美老人永远记得“一个连冲上去就没了”的悲壮,为四位牺牲战友擦拭血迹、换上新军装“送最后一程”。 这些老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他们很少主动讲述自己的英雄事迹,却把对国家的爱深深刻在了生命里。 有人说,这是老一辈人的固执,但我认为,这是一种现代人难以理解的信仰和坚守。在医院住了很久的ICU,彭长竹老人可能早已感知到生命将尽,但他选择在看完阅兵后再离开,仿佛是在告诉我们:如今的中国,如我们所愿。 值得欣慰的是,近年来社会对这些抗战老兵的关注和尊重越来越多。但我觉得,最重要的不是形式上的关怀,而是真正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就像102岁的抗战老兵李承发,他至今保持着一个习惯:领了工资,先交党费。这种看似小小的举动,背后却是整整一代人的信仰和忠诚。 如今我们享受的和平与繁荣,正是千千万万像这位老人一样的战士用青春和鲜血换来的。所以当我们在屏幕上欣赏整齐的队列和先进的装备时,别忘了背后是无数个彭长竹这样的故事。 信息来源: 大河报丨《一生报国,终得圆满 102岁抗战老兵ICU看阅兵后安详离世》 光明网丨《令人泪目!102岁抗战老兵在ICU看完阅兵后,当晚安详离世》 文丨小王 编辑丨史叔
“老人家一路走好!”湖南张家界,102岁的抗战老兵彭长竹在重症监护室里安详闭上了
万象快报侠
2025-09-06 14:16:27
0
阅读:484
jackwong
老兵不死,永活后人心中。
心鑫
一路走好[祈祷][祈祷][祈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