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战士宋惠国误入敌营,情急之下,他抢了一辆卡车驶出营地,谁知车上竟坐着25名荷枪实弹的美国兵![凝视] 1951年冬天,朝鲜战场上的运输线成了生死线,美军轰炸机像苍蝇一样盯着志愿军的补给车队,白天根本无法行动,夜里开车还得关灯摸黑前进。 38军汽车18团5连的宋惠国接到紧急任务,要把一车高粱米送到前线,这位山东汉子1948年从国民党军队起义过来,开了多年卡车,算是老司机了。 那天晚上,宋惠国带着一个新兵出发,月光很暗,路况极差,到处是弹坑和碎石。开到半路突然听见飞机声,赶紧熄火停车躲避。 美军投下照明弹,把方圆几里照得透亮,宋惠国见势不妙,立即发动车子往前冲。好不容易躲过轰炸,却发现和车队走散了。 按照路标继续往前开,越开越觉得不对劲,前面怎么有灯光?再仔细一看,竟然是美军营地的探照灯!宋惠国急忙刹车想倒出去,偏偏后轮陷进了路边的泥坑。 两人正急得满头大汗,一辆美军道奇卡车开了过来,美国司机下车走过来,看见宋惠国戴着缴获的美式钢盔,开的也是美式卡车,还以为是自己人,比划着问要不要帮忙。 宋惠国摆摆手,那美国兵就去旁边打水了,车还没熄火,宋惠国当机立断,拉着战友跳上道奇卡车,一脚油门开了出去。 开出几公里,两人刚松了口气,突然听到车厢里有动静,掀开篷布一看,车里坐着二十多个美国兵,每人抱着卡宾枪,不过都在呼呼大睡。 原来这些美军刚从前线换防下来,喝了不少酒,上车就睡着了,宋惠国心一横,索性把车直接开回志愿军营地。 快到营地时,哨兵看见美军卡车冲过来,立即端起枪包围上来,宋惠国跳下车大喊:“后面全是美国兵,快来抓俘虏!” 战士们冲上去,那些美国兵刚醒过来还迷迷糊糊,就被缴了械,清点一下,整整25个人,还有25支卡宾枪和大量子弹。 团长听说这事,笑得合不拢嘴:“小宋啊,一车高粱米换一车美国大兵,这买卖太值了!”宋惠国因此立了二等功。 这件事很快传遍了整个志愿军,山东快书艺人还专门编了一段《一车高粱米》,在部队演出时总能引起阵阵掌声。 其实志愿军汽车兵的故事远不止这些,有个叫张振富的司机,为了把弹药送到前线,连续三天三夜没合眼,车子被打了200多个弹孔还坚持开到目的地。 还有个女汽车兵叫郭顺姬,朝鲜族姑娘,才19岁,有次运送伤员时遭遇轰炸,她用身体护住重伤员,自己被弹片击中牺牲了。 最传奇的要数“钢铁运输线”,1952年上甘岭战役期间,美军出动上千架次飞机轰炸补给线,愣是没能切断,汽车兵们创造了各种办法:在悬崖上开出新路,在炸断的桥上铺木板,甚至把汽车改装成“铁甲车”。 有个班长叫刘四,他发明了“防空哨音”,就是在山头设哨兵,看到飞机就吹不同的哨音,一声表示飞机来了,两声表示正在头顶,三声表示已经过去。这个土办法救了不少人的命。 运输线上还流传着“抢修队”的故事,这些工兵24小时待命,哪里的路被炸断了,立即赶去修复。有时候白天刚炸断的路,晚上就能通车,美军飞行员都纳闷:“这些中国人是怎么做到的?” 最让人感动的是那些朝鲜老乡,他们自发组织起来帮助修路、运粮。有个70多岁的朝鲜大爷,每天晚上提着马灯在危险路段给汽车兵引路,坚持了整整两年。 今天的和平来之不易,每一位汽车兵都是用生命在跑运输。你还知道哪些志愿军的英勇事迹?特别是那些普通战士的故事,欢迎在评论区分享,让更多人记住这些最可爱的人。 信源: 抗美援朝,我们是穿越火线的汽车运输兵——湖南政协新闻网
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战士宋惠国误入敌营,情急之下,他抢了一辆卡车驶出营地,谁知
优优谈过去
2025-09-06 11:40:17
0
阅读: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