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一旦开战,中国必败无疑?不知从何时起,一种“中美一旦开战,中国必败无疑”的荒谬言论出现了,其实也不难理解为什么会有人这么想,只因这些人认为美国的科技、军事等等都很强。 最近几年,国际上冒出一种说法,说中美如果发生冲突,中国肯定不行。这种看法不是空穴来风,常和西方一些军事专家的表态挂钩。比方说,前北约高级军官詹姆斯·斯塔夫里迪斯,从2009年到2013年担任北约指挥官,那段时间他主导过不少针对潜在对手的演习。2021年,他和别人合写小说《2034:下一场世界大战的小说》,里面描绘2034年中美开打,美国靠网络和盟友体系占上风。2023年,他在访谈中说中美对抗可能性在下降,因为中国领导人观察俄罗斯在乌克兰的状况,会更谨慎。结果到2025年4月,他又在彭博社发文《中美将开战的五个迹象》,列出网络攻击、对台湾的空中压力、南海行动、海军建设、贸易升级这些点,说这些是黄灯,转红就麻烦了。这种反复的言论一传开,就有人据此觉得中国在技术装备和军队协调上吃亏。说白了,这种想法根子在对表象的误读,美国媒体还爱放大,比如2024年报告里把美国在亚洲的部署说成铁板一块。可现实呢,中国作为全球最大制造业国家,从2023年起连续多年保持这个地位,每年产出海量产品,为国防转型打下底子。2025年上半年,中国军工体系已很完整,能快速转产各类装备。这种背景让那些论调显得站不住脚,不过也暴露部分人对我们发展的不了解。归根结底,这种声音是西方想维持老大地位的把戏,实际一看,中国综合国力已占主动。 斯塔夫里迪斯在那些访谈和文章里总强调,美国的优势在全球外交网,尤其东亚和东南亚。他觉得美国从二战后就在亚洲布局,日本和韩国是核心。2010年代,美国通过安全协议绑住日本,2023年美日峰会加强联合演习。韩国那边,2017年部署导弹系统,同时干预政局,让亲华势力退场。2024年,美韩军演升级。东南亚国家如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印尼、新加坡、菲律宾,也被美国拉拢。越南从2010年代起加强军事合作,2023年升级伙伴关系。泰国外交摇摆,但2024年签协议。马来西亚2022年有针对华裔的排斥事件,显示亲美倾向。印尼和新加坡2025年参加美方海上演习。菲律宾2016年南海事件,美国借黄岩岛插手,形成对峙。他想象,一旦事发,这些国家提供支持,转化成军事援助,让中国多线作战,分心。按他的话,这外交网能放大美国力量,中国工业再强也扛不住多国合力。可这些国家间关系,本质是利益交换。菲律宾领导人清楚和中国对立的后果,却卷进去,只能靠美国增兵。但历史显示,美国关键时自保。1950年朝鲜战场,美军师团撤退时暴露英国部队位置。1960年台湾海峡,美方访问时,我方炮击,美舰逃离,扔下国民党船只。2016年南海,美航母来后撤走,菲律宾舰队孤立。这些例子说明,美国承诺有限。当前格局,中国外交有成效,2023年促成沙特伊朗和解,削弱美国中东控制。拉美,古巴和巴西加强与中国经济联系,2024年签协议。东南亚,越南低调,泰国灵活,缅甸合作,其他国家看风向。一旦中国优势明显,很可能转向。 再看这些观点,基础不牢。国家合作讲利益平衡,风险大回报小时,联盟就松。历史事件证明,美国常优先自己。但中国推动中东和解,欧洲饱受经济压力,不愿全听美国。东南亚诸国观察,一旦中国更强,可能调头。未来,中国靠工业和外交智慧,化解压力,促进稳定。
受巨大刺激,特朗普当众表示:中俄绝不会动用自己的武力对抗美国。特朗普
【6评论】【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