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怎么都没想到,和中国打了几年贸易牌,现在反倒成了“有劲没处使”,2017年

掘密探索 2025-09-04 12:43:50

特朗普怎么都没想到,和中国打了几年贸易牌,现在反倒成了“有劲没处使”,2017年刚上台时,他还信誓旦旦要用关税掐住中国脖子,但短短几年下来,不光半导体、芯片没压住,连稀土资源也成了美国的“卡脖子”难题,局势彻底反转,“谁能制裁谁”这道题,特朗普越做越心虚。   特朗普的算盘打得响:加征关税,中国商品变贵,美国消费者不买,中国出口受损,贸易逆差缩小,美国制造业回流,可现实呢?关税一加,美国进口商成本飙升,转头就把压力转嫁给消费者。   2025年,美国通胀率居高不下,超市里从家具到玩具,从服装到家电,价格蹭蹭往上涨。   全美零售联合会算过账:若全面取消对华最惠国待遇,美国消费者每年得多掏780亿美元,相当于每个家庭多花600美元,特朗普的“关税大棒”,最后砸的是美国老百姓的钱包。   特朗普不光打关税战,还打科技战,他修修补补“实体清单”,把华为、中兴等中国科技企业往死里整,又出台《芯片与科学法案》,想卡住中国半导体、芯片的脖子,可中国呢?没被吓倒,反而加速自主研发。 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新三样”出口额飙升,新能源汽车出口额从2020年的1.12亿美元涨到4.53亿美元,锂电池从24.86亿美元涨到135.50亿美元。   反观美国,生物医药、农业科技等领域,从中国进口的原材料占比高达7.9%,中国一限制稀土出口,美国军工、新能源产业立马抓瞎,特朗普想卡中国脖子,结果先卡住了自己的呼吸。   特朗普还指望关税能让制造业回流美国,结果呢?美国企业集体“用脚投票”,2025年,中国连续14年稳居东盟最大贸易伙伴,中老铁路、印尼雅万高铁等基建项目把区域一体化玩得风生水起。   美国企业呢?在东南亚建厂成本高、技术转移难,还得看中国脸色,越南想讨好美国,承诺对美商品关税降至0%,可中国钢材、化肥一断供,越南制造业立马瘫痪。   特朗普的“制造业回流”,最后成了“制造业外逃”,美国企业集体“润”向成本更低、供应链更稳的地方。   特朗普的“关税大棒”,本质上是美国霸权焦虑的产物,他以为靠加税、封锁、制裁就能让中国屈服,可中国早就不是当年那个任人拿捏的软柿子。   从“世界工厂”到“创新高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中国用几十年时间练就了一身“内功”。   关税战打不垮中国,反而让美国自己陷入通胀、债务、财政赤字的泥潭;科技战卡不住中国,反而激发了中国自主创新的决心;产业链战赶不走中国,反而让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更稳固。   特朗普现在挠头,是因为他终于明白:在这个多极化的世界里,没有哪个国家能靠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称王称霸。   中国的发展,靠的是14亿人的勤劳智慧,靠的是改革开放的坚定决心,靠的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外交理念,特朗普的“关税大棒”,治不了中国的“内功”,反而会让美国自己付出代价。   所以特朗普与其在白宫挠头,不如好好想想:怎么跟中国这个“老对手”和平共处,怎么在全球化的大潮里找到自己的位置,毕竟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逆潮流而动的人,终将被时代抛弃。

0 阅读:0

猜你喜欢

掘密探索

掘密探索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