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为东风61的出现已经足够震撼了,没想到官方一句话让人更加激动:“东风5C射程覆盖全球”,这句话直接让整个世界都安静下来了。 1980年5月18日,中国第一代洲际导弹“东风 - 5”试射圆满成功。这一壮举意义非凡,标志着中国跻身全球第三个具备洲际打击能力的国家之列,彰显了我国国防科技的重大突破。 这枚“巨无霸”导弹全长32.6米,起飞重量达183吨。其威力惊人,最大射程可至1.5万公里,还能搭载1枚当量在300万 - 400万吨TNT的核弹头,或4-5枚分导核弹头,但受限于当时的核弹头小型化技术,它的多弹头搭载能力始终有限。 直到2025年,“东风-5C”的亮相彻底改写了规则,这枚改进型导弹不仅继承了“东风-5”的“大块头”基因,更在分导式多弹头技术上实现了质的飞跃,它能一次性携带10枚分导弹头,且每个弹头都能独立瞄准不同目标。 “东风-5C”的射程覆盖全球,意味着从中国本土发射的导弹,能轻松抵达地球任何角落,这种“无死角”的打击能力,让某些国家所谓的“第一岛链”“第二岛链”防御体系瞬间成了“纸糊的盾牌”。 更关键的是,10枚分导弹头的设计,让对手的反导系统面临“饱和攻击”的困境,就算能拦截9枚,剩下的1枚也足以造成毁灭性打击。 外媒对这枚导弹的关注度堪称“狂热”,美国《华盛顿自由灯塔》网站曾炒作“中国试射东风-5C”,称其射程超过1.2万公里,可覆盖美国全境;俄罗斯专家则直言,这枚导弹让中国核力量“追赶美俄的规模”成为可能。 就连台湾媒体也忍不住感叹“大陆一年可列装超10枚东风-5C,核威慑力今非昔比!” 这枚导弹的亮相,绝非偶然,近年来,某些国家在中国周边部署“萨德”反导系统、试射标准-3IIA导弹,甚至公然支持“台独”分裂势力,严重破坏地区战略平衡。 中国此时亮出“东风-5C”,既是向世界展示战略博弈的决心,也是对挑衅者的明确警告:“别逼我们动真格的!” 更重要的是,这枚导弹的技术突破,为中国下一代核武器奠定了基础,分导式多弹头技术的核心是“末助推控制系统”和“再入技术”,“东风 - 5C”成功验证意义重大,这标志着中国于陆上机动核导弹与潜射核导弹的分导技术领域,已然踏出关键一步,彰显我国核技术发展再上新台阶。 未来,我们的核武器将更小、更快、更灵活,真正实现“以小博大”的威慑效果。 核武器从来不是“炫耀”的资本,而是维护和平的“最后底线”,中国发展核力量的目的,从来不是为了“先发制人”,而是为了“以武止戈”——就像官方说的那样:“中国始终奉行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核力量始终维持在最低水平,” 东风-5C的亮相,不是为了挑起军备竞赛,而是为了告诉世界:“中国有能力、有决心捍卫自己的主权和安全,任何试图分裂中国、遏制中国的行为,都将付出沉重代价!” “东风-5C不是终点,而是中国核力量崛起的起点,”未来,我们的战略武器会更先进、更强大,但中国的和平承诺永远不会变——因为真正的强大,不是威胁别人,而是让别人不敢威胁你!
为什么最近几次台海演练,老旧的东风-11都成了实弹射击的主力?东风-11导弹是
【3评论】【1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