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爱国将领杨虎城的女儿杨拯陆在筹备婚礼期间离奇失踪,几日后,她的尸体出现在冰雪之中,全身泥渍,满身伤痕,就连手指也被僵硬的插入泥土之中,人们还发现她怀里似乎死死地护着一个东西…… 新疆三塘湖盆地深处,天气刚转凉,风一刮就钻心。 那年,一件事传遍了整个地质系统。 杨拯陆,女的,西北大学石油地质系毕业,才22岁,是106地质队唯一的女性小队长。 她不是靠“女干部”名头混编制的,是真正拿图纸下野外、住地窝子的技术骨干。 说起她,不能不提她父亲——杨虎城。 那个“西安事变”的杨虎城。 早年和蒋介石翻脸,被杀时头颅分尸,家人一度被秘密囚禁多年。 她就是在那种环境下长大的,小时候在狱中与母亲谢葆真相依为命,母亲死在牢里。 解放后,才被营救出来。 换谁,谁也得一肚子怨气吧? 可她没回避,也没摆什么“烈士后代”的谱,主动报名进了新疆搞勘探。 大家都劝她留在内地,她偏要往最苦最远的地方跑。 地质队的老队员都记得她走进队里第一天,背着个大包,头发扎得紧紧的,说话快,干活利索。 新疆风大,吃水难,条件差,厕所都没有,晚上冻得盖三床毯子。 她一句怨言没有。 1958年9月,她跟谢宏约定结婚。 谢宏也是技术员,家里早早准备了婚礼用品,喜帖都印了。 但就在婚前两周,单位来了任务,要紧急去三塘湖那边补测一块岩层数据。 她说:“工作重要,婚礼等回来再说。” 地质队那会儿全靠手工测绘,没有卫星,没有无人机。 人背仪器、肩扛帐篷,连马都用不上。 三塘湖那片地方,白天40度,夜里零下,风一吹,脸都像刀割。 那段时间,她和张广智搭档,白天测线,晚上整理图纸。 9月22日这天,他们跟队里说去西北方向再跑最后一条线。 天快黑了,其他人回去了,他们俩没回来。 开始没人太紧张。 以为他们绕远路或走错了方向。 第二天一早,队里人分两组去找。 走了半天,在几公里外的低洼地带,发现了两个人影。 张广智靠在土坡上,已经没了呼吸。 杨拯陆趴在地上,双手插进冻硬的泥土,脸贴着雪地,嘴唇发紫,手臂僵直。 怀里死死抱着一包东西,扒开一看,是她前晚整理好的勘探图纸和记录本。 手指缝里全是泥,图纸外面一层薄冰,但字迹还能辨认。 谁也说不清她当时怎么坚持到最后一步。 雪下得不大,但风急。 那晚最低温度零下十多度,没帐篷、没火、没方向。 这张图,是她那几天所有勘探数据的综合线图。 谁也不知道她倒下前脑子在想啥。 但从姿势看,像是死前还不忘护着这张图。 有人问:“她就不能早点回来?” 也有人反问:“她不是已经回来了吗?图回来了,人也在。” 地质队老队长事后在总结会上只说了一句话:“这姑娘,走得有点像她爸。” 那之后,队里把这份图补充进三塘湖东部岩层分析档案里,成了当年唯一一张连贯数据的手绘图。 上面还有她标注的一行字:“砂岩夹页岩层,东段有偏差。” 后来单位立了雕像,站在采油厂门口,冬天积雪会盖过底座,春天化雪后第一眼就能看到她的脸。 每年三月新队员培训完,都会被带去看这座雕像。 讲解员说:“她是我们地质队的老前辈,工作最后一天,还在护着她的图。” 有人听完哭了,有人皱眉不语。 但没人说她“太傻”或者“不值得”。 因为那是1958年,很多事说不清,很多人也不再提。 但只要那张图还在,她就没走远。 参考信息:
泪目!2025年,新疆,一名53岁的农民工背着40公斤的行李,独自行驶在公路上,
【1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