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别搞错了,这次大阅兵不是特朗普不来,是没有邀请他,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事实上特朗普已经多次喊话他想来,但没得到回应。 特朗普在近期白宫与韩国总统李在明的会谈中,曾半开玩笑地提议共乘专机访华,声称这样可以节省能源保护臭氧层,李在明当场表示愿意同行。 这已经不是特朗普第一次表达访华意愿,据统计这已经是他上任以来第六次提及这个话题。 然而与这种看似热烈的表态形成对比的是,中方始终保持着冷静和谨慎的态度,没有直接答应也没有回绝,而是强调两国需要“相向而行”。 这种坚持原则的立场决定了中国不会轻易被表面的外交姿态所动摇,而是更注重实质性的行动和相互尊重的态度。 特朗普政府一方面表达访华意愿,另一方面却继续对中国企业实施制裁,就在八月下旬,美国财政部还将几家中国石油企业和港口运营商列入制裁名单。 这种一边示好一边施压的做法,显然无助于构建真正互信的外交关系,中国对于这种矛盾行为有着清醒的认识,不会因为元首访问的表面光环而忽视实质性的问题。 从外交惯例来看,国家元首之间的访问通常需要经过周密的前期准备和高级别官员的磋商,确保访问能够取得实质性成果。 但特朗普的访华意愿多是通过媒体放风的方式表达,缺乏正式的外交沟通和准备,外交不是儿戏,而是关乎国家利益和国际关系的严肃事务。 九三阅兵,这是一场纪念抗战胜利、弘扬和平理念的国际盛会,而不是一个大国博弈的外交舞台,没有邀请特朗普,不是因为缺乏国际礼仪,而是基于全面的考虑和判断。 中美作为两个大国,彼此之间的关系确实至关重要,中国始终愿意与美国保持沟通与合作,但这种合作必须建立在相互尊重和平等互利的基础上。 国际格局是在不停变化的,但我国的外交决策不会受一时一事的影响,而是基于长远的战略考虑和广泛的国家利益,特朗普是否访华,不会改变既定的外交方针和发展道路。 中国继续扩大开放,深化与世界各国友好合作的决心不会动摇,中国将继续秉持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原则处理国际关系,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 这些原则和理念已经得到国际社会越来越广泛的认同和支持,成为中国外交的鲜明特色和显著优势。 国际交往从来都不是单方面的事情,需要双方相向而行,中国已经展现了足够的诚意和开放性,现在需要看其他国家是否能够以同样的态度来对待与中国的关系。 中国将继续以自信、开放、包容的姿态走向世界,与所有尊重中国主权和发展道路的国家开展友好合作,这是中国外交的坚定立场,也是国际当中该有的样子。 参考资料:观察者网,2025-08-26,《特朗普:要不李在明跟我一起访华吧,还可以节约能源、保护臭氧层》
俄罗斯已出现战败苗头!很多人还以为俄罗斯能跟西方耗到底,错了。当普京选择跟特朗普
【1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