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在九大的主席台上,发生了这样一个特殊的画面,一位身着六五式军装的老人

历史破局者 2025-08-27 18:25:31

1969年,在九大的主席台上,发生了这样一个特殊的画面,一位身着六五式军装的老人独坐在第二排的走廊上,看过党和国家大会开幕式的朋友们都了解,大会主席台都是整整齐齐地落座。这位老者是谁,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徐海东从小就跟着家里人干窑活,九岁上私塾,没读多久就辍学继续烧窑,日子过得苦巴巴的。那些年,底层老百姓的生活就是这样,徐海东从小就尝够了苦头,但这也让他对旧社会不满,朦胧中想着要改变点什么。1925年,他接触到共产党的活动,听人讲俄国革命、打军阀、斗地主啥的,心里就动了念头,干脆赶到武昌,找机会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那时候他刚到城里,暂时挑水卖水维持生计,后来被派到鄂军第二师学军事,从步兵操典起步,还买本子边学边记,半年就升班长。 北伐那会儿,徐海东加入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十二师三十四团,当代理排长。汀泗桥战斗中,他带一个排冲上去,击溃敌军四个炮兵连,缴了12门大炮,全师嘉奖,升少尉排长。大革命失败后,他回黄陂老家,任河口区农民自卫队队长,1927年11月带队支援黄麻起义。起义没成,他继续在地方搞游击,队伍散了拉,拉了散,坚持下来。1930年,任黄陂县赤卫队大队长,鄂东暴动委员会西南总指挥。1931年,升红四军十三师三十八团团长,参加反“围剿”战斗。那时候他打仗猛,人称“徐老虎”,国民党悬赏25万大洋捉他,和毛泽东、朱德并列最高赏金。 长征时期,徐海东率红二十五军先期转移,1934年11月从河南罗山何家冲出发,以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名义,途经四个省,转战近万里。1935年9月15日,到陕西延川永坪,同陕甘红军会师,合编红十五军团,他任军团长。指挥劳山、直罗镇战役,直罗镇那仗给党中央在西北落脚打了基础。抗日战争爆发,红军改编八路军,他任115师344旅旅长。1939年,随刘少奇去华中,任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副总指挥兼第四支队司令员,转战皖东。周家岗战斗后,他旧病复发,吐血倒在战场上。从1940年起,就没再指挥作战,转到后方休养,先在安徽津浦路西、淮安、山东诸城、莱阳、大连等地养病。诊断是肺功能大部分丧失,全身九处枪伤,留下17个疤痕,开国大将里受伤最多的一个。那些伤让他行动不便,晚年靠轮椅和氧气瓶维持。 大会开始,毛泽东等领导人入场,毛泽东环顾会场,问徐海东来了没,一连问三遍。徐海东用尽力气回应,说自己到了,还想站起来敬礼,但身体撑不住,只能勉强举手到胸前。毛泽东走过去握手,这是他们最后一次见面。徐海东的出席,成为大会上独特的画面,他穿65式军服,坐在轮椅上,坚持到结束。那也是他最后一次公开露面。会后,他的健康继续下滑。1970年年初,病情加重,躺在病床上,行动全靠人帮。3月下旬,在河南郑州,陷入昏迷,口中反复念着想见毛主席的话。不久,他就逝世了,享年70岁。葬礼简朴,亲属和老战友吊唁,按照他的意愿处理后事。 徐海东的一生,就是从窑工到大将的历程,经历了革命最艰苦的阶段。那些年,红军长征、抗日、解放战争,他都冲在前头,负伤无数,却从不退缩。蒋介石悬赏捉他,国民党杀了徐家66口人,但他意志没动摇。斯诺在《西行漫记》里说他神秘、大名鼎鼎,毛泽东称赞他对中国革命有大功,是工人阶级的旗帜。授衔时,他是大将第二位,仅次于粟裕。晚年虽病痛缠身,但对党的忠诚没变。九大那事,体现出领导对老同志的重视,也反映徐海东的坚持。回想起来,他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英雄,而是从底层爬上来的,接地气,实打实干革命。那些战役,如劳山、直罗镇,不是空谈,而是实实在在的贡献。逝世后,1978年平反,名誉恢复。他的故事,让人想到革命胜利来之不易,得靠无数像他这样的人付出。

0 阅读:0

猜你喜欢

历史破局者

历史破局者

打破迷局,解读历史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