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媒体爆料:中方因针对美国商务部长发表的侮辱性言论,决定限制英伟达面向中国市场推出的人工智能芯片销售。 据媒体8月22日报道,卢特尼克曾在接受美国CNBC电视台采访时公开说,美国不会把最好的芯片卖给中国,连第二好、第三好的也不会卖,而是只提供刚好够用、让中国开发者依赖美国技术的产品。 这番话一出来,不仅在国内引起广泛不满,甚至还成为了全球科技界成为热议话题。很多人觉得,这种公开表述已经超出了普通的技术竞争范畴,带有明显的不尊重。 果然,中方很快就作出了明确回应。多家中国大型科技公司,包括阿里巴巴和字节跳动等,陆续收到了建议暂停采购英伟达H20芯片的通知。 值得注意的是,中方这次提出的理由是美国自己也经常使用的安全风险。国家网信办还正式约谈了英伟达,要求其解释H20芯片中是否存在可远程操控或窃取数据的后门,并提供相关技术材料。 其实H20芯片本身就不是英伟达的最新产品,而是为了符合美国对华技术出口限制而特意做了性能降低的版本,它的计算能力只有英伟达旗舰芯片H100的15%到30%左右。 但即便是这样一款缩水版芯片,特朗普政府在今年4月还一度禁止出口,直到7月才又放开,条件竟然是英伟达必须把在中国销售这款芯片收入的15%上缴给美国政府。 但现在的问题是,中国市场似乎已经不再接受这样的安排了。在卢特尼克讲话之后,中国的反应非常迅速,很多国内科技企业主动或被动地暂停了H20芯片的采购。 更引人关注的是,中国的官方媒体也开始发声。央视国防军事频道在《砺剑》节目中直接提到,英伟达芯片可能内置了远程控制功能,就像你买了一把智能锁,而卖锁的人却自己留了一把钥匙,可以随时进门。 不得不说,这个比喻通俗但很犀利,尤其让人担心的是,如果这类芯片用在电力、通信或军事等领域,后果会非常严重。 并且,市场的反应也非常快,英伟达股价在一天之内就大幅下跌,市值蒸发了300亿美元以上。为英伟达提供封装服务的三星和高带宽内存的供应商也暂停了相关订单的生产。 对此,英伟达CEO黄仁勋不得不紧急应对,一边与美国政府沟通,另一边对外表示正在为中国开发新型号B30A芯片,当然,依然会是符合美国限制规定的低性能版本。 更重要的是,中国自己的芯片产业发展非常快。华为的昇腾910B芯片已经能够对标英伟达的A100,寒武纪、海光等国内企业的AI芯片也在很多实际应用场景中替代了进口产品。 有统计显示,中国AI芯片的国产化使用率已经从去年的15%提高到目前的40%。在几家主要电信运营商的新采购合同中,超过一半的芯片已经是国产产品。 可以说,美国的限制反而加快了中国自主芯片技术的发展。卢特尼克可能没料到,他的一次采访会引发中方这么迅速和坚决的反制。 虽然他后来语气略有缓和,称可能允许英伟达向中国销售新芯片,但说出去的话已经收不回来了,特别是在两国科技竞争这么敏感的时期。 其实,中美在芯片领域的较量已经持续了好几年。从2022年美国出台芯片法案,到后来一波又一波的出口管制,美方的初衷是限制中国高科技发展,但结果却推动中国更加坚定地走自主创新之路。 就连英伟达自己的CEO黄仁勋也多次表示,美国的出口管制政策是失败的,因为它促使中国更快地发展了自己的芯片供应链。 但美国方面似乎并没有完全吸取教训,除了对英伟达的限制,美国政府还试图通过芯片法案以资金换取英特尔等公司的股份,这实际上是想以国家身份更深入地干预市场。 一些专家认为,这种做法其实和传统的自由市场原则不太相符,甚至可能让美国政府成为这些芯片公司的重要股东。中方的这次反应,也不是一时冲动,而更像是有步骤的反制。 从安全审查到鼓励国产替代,从舆论引导到市场措施,中方采取的是多方面行动,既回应了美方的不当言论,也进一步推动了本国技术自主的进程。 这场围绕芯片的竞争可能没有真正的赢家,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国不再愿意接受技术上的次等地位或对外国的依赖。 卢特尼克的话或许反映了美国在技术上的霸权心态,但中方的反击也清楚地表明,中国已经在科技领域具备了不容忽视的实力和话语权。 说到底,这一场由几句话引发的芯片风波,背后其实是中美之间在科技、经济和国家战略上的深层博弈。 在当今这个高度依赖技术和数据的时代,芯片已经不仅是电子产品的核心部件,更成为国家之间竞争和自主发展能力的重要象征。 参考资料: 美商务部长证实正和英特尔谈入股,不忘威胁台积电——观察者网2025-08-20 芯片对华出口,美国议员想插一脚:特朗普同意也不行——观察者网2025-08-23
.英伟达,承认了!路透社刚爆出来的猛料英伟达高层内部敲定,要给中国重新定制
【12评论】【1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