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兵败山海关后,一路败退,途中,大将刘宗敏对牛金星的阴险狠毒切齿痛恨,骂道:“你这厮没有一箭的功劳,居然敢擅自杀害大将,我一定要诛杀你。” 大顺军攻破北京后,牛金星的地位达到顶点。作为李自成最倚重的谋士,牛金星被委任为丞相, 身着蟒袍玉带,出入皆有仪仗护卫,俨然一副开国元勋的派头。 与牛金星的春风得意不同,制将军李岩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进入北京后,他多次向李自成进言,建议严肃军纪、善待前朝官员、减免赋税以收拢民心。 而在大顺军地位仅在李自成之下的刘宗敏,则完全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 进入北京后,刘宗敏住进了前明勋贵的府邸,开始主持 “追赃助饷” 事务。在他看来,那些前朝官员个个富得流油,理应拿出家产资助大顺军,于是便用严刑拷打逼迫他们交钱,一时间京城官僚人人自危。 就在这时,山海关外的局势正在发生剧变。镇守山海关的明朝总兵吴三桂原本已经决定归降大顺,但在前往北京的途中,却得知父亲吴襄被大顺军逮捕拷打,爱妾陈圆圆被刘宗敏掳走的消息。 怒不可遏的吴三桂立刻回师山海关,转而向关外的清军求援。 李自成得知后,决定亲率大军前往山海关,他率领十万大顺军精锐(一说六万)向山海关进发。此时的李自成仍然认为,凭借大顺军的战斗力,平定吴三桂易如反掌。 1644年4月22日,山海关大战正式爆发。大顺军与吴三桂的军队在石河两岸展开激战,双方杀得难解难分。 蓄势待发的清军突然从侧翼杀出,大顺军猝不及防,阵脚顿时大乱。刘宗敏在激战中身负重伤,大顺军将士死伤惨重,全线崩溃。李 自成见势不妙,只得下令撤退。 大顺军一路狂奔退回北京,沿途丢弃了大量辎重和粮草。回到北京后,李自成知道京城已不可守,于是匆匆举行登基大典,第二天便率领大顺军撤出北京,向陕西方向撤退。 在撤退途中,将士们士气低落,怨声载道。清军的追兵如影随形,大顺军屡战屡败,兵力不断损耗。 河南、山东等地大顺任命的官员,或被驱逐或遭杀害。 在这种危急局势下,李岩向李自成提出建议,请求率领一支军队返回河南,稳定局势。李岩认为只要能稳住河南局势,大顺军就能获得喘息之机,重新组织力量对抗清军。 这个建议在当时无疑是可行的,但却触动了一个人的敏感神经,这个人就是牛金星。 牛金星担心如果李岩回到河南,凭借其威望和能力,必然会形成尾大不掉之势,威胁到自己的地位。 于是,牛金星开始在李自成面前搬弄是非。他对李自成说:“李岩素有大志,河南又是他的故乡。如今我军失利,他却请求前往河南,恐怕是想趁机自立为王啊!” 李自成在接连兵败的打击下猜忌心加重,又想起李岩在军中的威望,联想到河南士绅对李岩的支持,不禁产生了怀疑。 牛金星见李自成已有疑心,便进一步设计陷害。他伪造了李岩与河南原明朝官员的往来的书信,谎称李岩准备在河南举兵割据 这些 “证据” 让李自成起了杀心,将李岩和弟弟李牟召来后杀死。 李岩被杀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军营,将士们无不震惊惋惜。当刘宗敏得知这一消息时,勃然大怒。 刘宗敏提着刀大步闯入牛金星的营帐,怒斥道:“你这厮没有一箭的功劳,居然敢擅自杀害大将!李岩兄弟为大顺出生入死,立下多少战功?你凭什么诬陷他们谋反?我一定要诛杀你这个奸贼,为李岩兄弟报仇!” 牛金星被吓得面无人色,连忙躲到帐柱后面,颤抖着求饶。 这场冲突虽然最终被李自成出面制止,但大顺军内部的裂痕已经无法弥补。 刘宗敏虽然没能杀死牛金星,但他与牛金星之间的关系彻底破裂。此后两人在军中形同陌路,互不配合,严重影响了大顺军的指挥调度。 失去了李岩这样有战略眼光的将领,大顺军在撤退过程中屡屡做出错误决策,错失了多次重整旗鼓的机会。而清军则乘胜追击,不给大顺军任何喘息之机。 1644年10月,清军攻占西安,李自成被迫率领大顺军向湖北方向撤退。 在撤退途中,大顺军不断遭到清军和地方武装的袭击,兵力越来越少。刘宗敏在战斗中再次负伤,行动不便,但他仍然坚持指挥作战,试图挽回颓势。 1645年5月,李自成率领残部来到湖北通山县九宫山。在勘察地形时,李自成遭到当地地主武装的袭击,最终死于乡勇之手。 与此同时,刘宗敏也被追击的清军俘虏。性格刚烈的刘宗敏宁死不屈,最终被清军杀死。 而曾经权倾一时的牛金星,则在大顺覆灭的前夕悄然离开了军队。他带着儿子牛佺投降了清朝,希望能继续享受荣华富贵。 然而事与愿违,清廷虽然表面上接受了他的投降,却并不信任这个背叛旧主的人,只给了他一个闲职。 牛金星后来的日子并不好过,饱受世人的唾弃和嘲讽,最终在抑郁中死去。
李自成兵败山海关后,一路败退,途中,大将刘宗敏对牛金星的阴险狠毒切齿痛恨,骂道:
帝王八卦
2025-08-23 10:15:10
0
阅读: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