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蒋介石过生日,请吴国桢吃饭,第二天还派了一个司机送他回去,谁知半路上,吴国桢发现,他的汽车车轮,被人动了手脚! 吴国桢这人,背景可不简单。1903年,他生在湖北建始,小时候就聪明过人。1914年考进天津南开中学,跟周恩来是同学,后来又进了清华,1919年还参加了五四运动。1921年,他跑去美国留学,1926年在普林斯顿拿了个政治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他在政坛混得风生水起:1926年当汉口土地局长和财政局长,1928年升湖北省财政厅长,1932年做汉口市长,1936年处理长江洪水立了功,1939年调去重庆当市长。1942年因为重庆大隧道惨案被免职,之后干过外交部政务次长、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1946年当上海市长,1949年更是坐上了台湾省政府主席的位子。 他的仕途跟蒋介石绑得死死的。1949年国民党兵败如山倒,退到台湾,蒋介石为了拉拢美国支持,把吴国桢推上台湾省政府主席的位置,顶替了陈诚。这时候的吴国桢,算是蒋介石眼里的红人,手握大权,前途无量。可好景不长,他跟蒋经国的关系越来越僵,成了后来的导火索。 蒋经国那时候管着台湾的安全和情报,搞了个“防谍肃奸”运动,到处抓人,说是清共谍。吴国桢看不下去,觉得这事儿太过火了,好几次跑去跟蒋介石说情,希望能收敛点。可蒋介石压根不搭理他。1952年,蒋经国抓了吴国桢的好友王哲甫,吴国桢找蒋经国要人,没要到,又去找蒋介石告状,还是没结果。更糟的是,吴国桢还反对蒋经国搞特务机构,拒绝拨经费。这下可把蒋氏父子得罪狠了。 到了1952年10月31日,蒋介石生日那天,他在台北办了个大宴会,请了吴国桢夫妇。表面上看,大家其乐融融,蒋介石还特意安排司机送他们回家。可第二天,事情就变味了。车开到半路,吴国桢夫人突然内急,停车检查时,司机发现车轮螺丝松了,差点出大事。吴国桢不是傻子,马上意识到这不是意外,肯定有人想弄死他。从那天起,他在台湾的日子就不好过了,感觉自己随时可能完蛋。 1953年4月,吴国桢实在扛不住了,向蒋介石提出辞职。蒋介石没同意,后来宋美龄出面调解,才勉强放行。5月24日,吴国桢带着老婆走了,去了美国。不过,他的小儿子被留在了台湾,明显是蒋介石留了个人质。到了美国,吴国桢先是低调了一阵子,等1954年儿子也跑出来后,他憋不住了,开始公开骂蒋介石独裁。这下台湾当局急了,双方隔空对骂,舆论战打得热闹。吴国桢后来在《芝加哥论坛报》当远东问题顾问,1966年起在阿姆斯特朗大学教中国历史,一直干到1984年去世。 回过头看,吴国桢这辈子挺唏嘘的。他跟蒋介石的关系,从亲密无间到反目成仇,中间也就几年的工夫。1949年,他还是蒋介石的得力助手,帮着稳住台湾局势,可到1952年,就成了蒋氏父子的眼中钉。为什么会这样?说白了,还是权力斗争惹的祸。蒋经国那时候急着上位,吴国桢挡了他的路,又不听话,蒋介石自然偏向自己儿子。车轮螺丝的事儿,谁干的没法百分之百确定,但十有八九跟蒋经国脱不了干系。蒋介石纵容也好,直接下令也罢,反正吴国桢是彻底看清了国民党内部的嘴脸。 吴国桢这人也不是完美无缺。他在重庆市长任上,因为大隧道惨案被免职,说明能力上也有短板。后来在台湾,他跟蒋经国的冲突,多少也有点意气用事。可他坚持原则,不肯当傀儡,这点还是挺让人佩服的。从高官到流亡,他的心态估计也经历了从希望到失望,再到彻底死心的过程。蒋介石呢,对他下手也不奇怪,政治这东西,从来不讲情面,亲信变敌人也就是一瞬间的事儿。
1952年,蒋介石过生日,请吴国桢吃饭,第二天还派了一个司机送他回去,谁知半路上
卖蠢
2025-08-21 22:06:44
0
阅读: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