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一名开国少将被人举报贪污3000亿,伟人得知后下令立即逮捕,但就在这时,陈毅元帅却以性命担保:此人若是贪污,自己愿与他同死! 新中国刚成立那几年,日子不好过。战争刚结束,经济还没缓过劲儿来,腐败却成了个大麻烦。1951年底,党中央搞了个“三反运动”,专门对付贪污、浪费和官僚主义,想给新政权清清毒。那时候,群众可积极了,举报信满天飞。1952年初,天津地委书记刘青山和专员张子善因为贪污被枪毙,全国上下都震了一震。可谁也没想到,这只是个开始。 1952年4月,一封举报信送到中央,说上海防空司令部副司令王智涛贪污了3000亿旧币。这3000亿是个啥概念?那时候普通人一个月工资才几十块旧币,3000亿够全国人民吃喝好几年了。信里还说,王智涛在接待苏联专家时带头搞了个贪污团伙,自己独吞了70亿。这事儿要是真的,那可是军队高层的超级丑闻。 王智涛是何许人也?1906年出生在河北沧县,家里穷得叮当响,14岁就跑去当兵。从土地革命到抗日战争,再到解放战争,他跟着队伍南征北战,立下不少功劳。1930年,他被派到苏联学军事,回国后干过红军学校教员、抗大科长,培养了一堆军事骨干。新中国成立后,他当上华东防空军副司令员,守着上海的天空。1950年,他指挥部队打退国民党空军的骚扰,上海老百姓都记着他的好。这样一个功臣,怎么就被人盯上了? 举报信一到,毛泽东坐不住了。军队是国家的命根子,高层要是烂了,那还了得?他当场拍板,按叛国罪处理,先抓起来再说。可就在逮捕令要发出去的时候,陈毅听到了风声。陈毅那时候是上海市长,跟王智涛是老战友,知根知底。他不信王智涛会干这事儿,赶紧跑去中央说情,要求先查清楚再动手。 陈毅跟中央打包票,说王智涛要是真贪污了,他愿意跟着一块儿受罚。这话可不是随便说的,那是拿命在赌。他回忆起当年跟王智涛一起打仗的日子,1945年王智涛在演习中一枪震住美军上尉,1950年在上海上空指挥作战,硬是把敌机打得不敢再来。陈毅觉得,这人要是贪污,天理难容。 中央被陈毅说服了,决定先调查。调查组立马成立,把王智涛叫到北京,关在一间小屋子里审了两个半月。调查组的人跑去上海、河北,翻账本、问证人,忙得脚不沾地。他们查了王智涛的随从,个个都说这人生活简单得很,连聚餐都是大家凑份子,没见过他大手大脚。账目上也查不出啥毛病,接待苏联专家的490亿拨款,他只用了140亿,剩下的全交回去了,清清楚楚。 后来,调查组挖出了举报者的底细。原来,这家伙叫赵景卿,是个已经被抓起来的贪污犯,想立功减刑,就胡编了个故事诬告王智涛。到1952年6月底,调查组得出结论:举报纯属瞎编,王智涛没问题。可因为他在接待苏联专家时组织上有点疏忽,上面给了个行政降级处分,把他调到南昌去当防空学校校长。 王智涛没因为这事儿垮掉,他在南昌接着干,培养了不少人才。1955年,他被授予少将军衔,还拿了二级八一勋章。后来他一直工作到晚年,1999年在北京去世,活了93岁,一辈子没停下为国出力。 这事儿放到当时,可不只是王智涛一个人的事儿。新中国刚起步,反腐是头等大事,谁敢伸手就得砍谁。陈毅站出来担保,不光是保一个战友,也是保住革命队伍的正气。可这也提醒大家伙儿,举报这东西不能乱来,搞不好就害人害己。赵景卿这种人,算计别人,最后把自己也搭进去了。 再说说影响。王智涛被调职后,军队里反腐的弦绷得更紧了。中央借着这事儿,把“三反运动”推得更深,连基层都查了个遍。这段经历还让人看到,战友之间的信任有多珍贵。陈毅拿命担保,不是瞎逞能,是真信王智涛的为人。这份情谊,比啥都值钱。 放到今天看,这段历史还有啥意义?说白了,反腐永远不能松劲儿。新中国刚成立那会儿,能硬生生把腐败压下去,靠的就是这种零容忍的态度。还有就是,冤枉好人比放过坏人还可怕,得把真相查清楚,不能让人随便一张嘴就毁了别人。
此人军衔不好评,元帅、大将都可能,他说:苏联同职务是元帅“1955年3月15日
【4评论】【2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