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0亿芯片订单突然取消,美企市值蒸发超10万亿,外媒着急:“中国动真格了!”比尔盖茨可谓一语成谶!他早就说过:“无论美国采取任何限制措施,都无法阻止中国走上科技强国的位置!” 大家怎么看,一起评论区唠唠! 这订单取消来得突然,却在意料之中,要知道,就在今年3月,美国对华芯片禁令再升级,结果反倒引爆了一场产业地震。 美企这回是踢到铁板了,一纸订单取消,直接让高通、英伟达这些芯片巨头市值蒸发超10万亿,英伟达CEO黄仁勋都忍不住抱怨,说这波亏大了,光是AI芯片订单就丢了150亿美元。 高通更惨,失去华为这个大客户,季度利润直接跌了22%。 美国这招釜底抽薪,本想卡住中国的芯片命门,新禁令不光把长江存储等企业拉进黑名单,还把14纳米以下的技术都给封死了。 但他们忽略了一个致命问题:中国可是全球最大的芯片消费市场,占了美企近一半的营收。 禁令一出,连带效应立马显现,台积电也跟着遭殃,一季度营收少了58亿美元,全球芯片供应链开始动荡,韩国三星和海力士的股价也出现大幅波动。 外媒看到这纷纷感叹“中国动真格了”,但其实中国敢这么做,是真有了底气,2025年的数据显示,国内28纳米生产线的国产化率已经突破75%,连最关键的刻蚀机、薄膜沉积设备,国产替代率都超过了78%。 上海微电子的28纳米光刻机已经通过产线验证,马上就能小批量供货,更让人意外的是,通过多重曝光技术,14纳米芯片的性能已经能追平国外5纳米水平。 而中国芯片的自给率,从原来的30%一路飙升到70%。 这一切,让比尔盖茨当初的预言显得格外准确,他早就说过,任何限制措施都拦不住中国的科技发展。 现在看来,美国的禁令不仅没有锁死中国的发展,反而加速了中国芯片产业的自主创新。 科技的进步从来都离不开人才,这波芯片订单风波,意外催生了一股空前的人才回流潮。 哈佛、斯坦福的中国留学生,纷纷投奔国内AI企业,就在今年头几个月,DeepSeek这样的本土AI公司收到的海归简历比往年翻了好几倍。 人才回流带来的不只是技术,更是创新思维,核物理专家刘畅回北大,苹果前首席工程师孔龙落户复旦,AI高手齐国君奔赴西湖大学。 这些顶尖人才的回归,让中国科技界的研发实力直线上升,数据显示,中国顶尖科学家从2020年的1.88万增至2024年的3.25万,全球占比从17%跃升到28%。 国家在这波浪潮中也下了血本,2024年半导体领域的研发投入超过3.6万亿,新一期国家大基金又砸下500亿专攻光刻和封装技术。 政策给力,资金到位,连德国的材料专家都被吸引来清华做碳中和芯片研究。 更让人刮目相看的是中国企业的技术突破,中芯国际和长电科技联手,用14纳米配3D封装技术,硬是绕过了对EUV光刻机的依赖。 而哈工大更是传出好消息,EUV光刻机的核心光源攻关成功,年底就要投产量子芯片生产线。 这场始于封锁的较量,最终演变成了中国芯片产业的加速升级,订单没了,倒逼着中国企业走上自主创新之路,贸易伙伴从欧美转向东南亚和非洲,供应链重构反而让产业链更稳固了。 比尔盖茨说得对,想靠封锁遏制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终究是徒劳的。 这场芯片博弈,最终成就了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创新高地的转变,这或许就是历史的魔幻现实主义吧。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踊跃留言!麻烦看官老爷们阅读后点赞关注,谢谢! (个人观点,理性观看)
3500亿芯片订单突然取消,美企市值蒸发超10万亿,外媒着急:“中国动真格了!”
木槿论事
2025-09-20 20:41:07
0
阅读: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