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连斯基为亲信腐败保驾护航已兜不住:俄乌战争朝更加有利于俄罗斯的方向发展

国际关系教授聊观点 2025-11-28 20:20:34

泽连斯基为亲信腐败保驾护航已兜不住:俄乌战争朝更加有利于俄罗斯的方向发展 外媒11月28日报道,乌克兰国家反腐败局等政府监察机构28日宣布,正在对总统泽连斯基的亲信、总统办公室主任叶尔马克的相关场所展开搜查。目前尚未公布具体指控等细节。 本月乌克兰当局已启动针对能源行业大规模腐败案的调查,涉嫌参与的多名部长被解职,影响持续扩大。 叶尔马克在社交媒体发文承认其住所遭搜查,同时表示"正全力配合调查"。 叶尔马克作为代表团团长,曾于23日赴瑞士日内瓦参与乌美关于和平方案的磋商。在围绕和平方案的外交活动日益活跃之际,乌克兰国内局势持续动荡。 连斯基亲信的腐败案,犹如一柄多棱剑,从内部士气、外部援助和谈判立场等多个维度,深刻影响着俄乌战争的最终结局。 亲信腐败案与乌政府内部震荡 近期乌克兰的腐败案件主要集中在能源领域,并直接牵连到泽连斯基的核心圈,这引发了政府内部的持续震荡。 案件核心与关键人物:这起备受关注的能源腐败案,涉及乌克兰国家核电公司Energoatom,案值高达1亿美元。调查机构指控一个“庞大犯罪集团”通过虚高合同、洗钱等手段非法敛财。关键人物包括: 安德烈·叶尔马克:泽连斯基的办公厅主任,作为乌克兰和美国谈判中的关键人物,他的住所和办公室于2025年11月28日被乌克兰国家反腐败局搜查。 铁木尔·明季奇:泽连斯基从政前的商业伙伴,被指控为该腐败案的“主谋”,据称在搜查前已离开乌克兰。 腐败案发酵后,乌克兰司法部长和能源部长相继辞职。尽管泽连斯基强调腐败“不可接受”并承诺改革,但他在此之前曾试图将国家反腐败局置于总统控制之下,因引发大规模抗议而被迫撤回。这一举动损害了其改革者形象,也加剧了外界对其反腐决心的质疑。 腐败丑闻不仅是一个内部管理问题,更从以下几个关键层面侵蚀着乌克兰的战争能力: 民调显示,泽连斯基的信任度因腐败等问题出现下滑。 更关键的是,持续的战事叠加内部腐败问题,加剧了民众的战争疲劳感。美国盖洛普的民调指出,近七成乌克兰民众希望尽快通过谈判结束战争,这与2022年时多数人主张“战斗到底”形成了巨大逆转。这种民意变化,无疑压缩了乌克兰政府继续长期作战的社会空间。 乌克兰的西方盟友,尤其是欧盟,一直将反腐改革作为提供援助的核心前提。腐败丑闻的爆发,为后续援助的讨论蒙上了阴影。 欧盟内部如匈牙利等国,已公开质疑向存在腐败问题的乌克兰提供巨额援助的合理性。有分析认为,尽管欧洲领导人不会公开与泽连斯基决裂,但这些丑闻会被用作放缓援助进程或增设严苛条件的理由,从而加剧欧盟内部在援乌问题上的分歧。 腐败案爆发的时间点非常微妙,恰好与美国提出引发争议的“28点和平计划”重合。这客观上转移了乌克兰国内对政府丑闻的注意力,但也让泽连斯基政府在面对美方推动的和谈方案时,处于更加被动的地位。 有分析指出,美方可能借此机会进一步向泽连斯基施压,压缩其谈判筹码。一个被国内丑闻缠身的领导人,在国际上讨价还价的能力自然会大打折扣。 综合来看,腐败案本身可能不会直接决定战争的胜负,但它通过影响内外因素,显著增加了乌克兰面临的困难,并可能推动冲突以某种妥协的方式加速结束。 在军事压力、外部施压和内部问题三重作用下,乌克兰政府寻求谈判解决冲突的紧迫性增加。泽连斯基政府可能会被迫在领土、中立地位等核心问题上做出比预期更大的妥协,以换取停火和安全保障。 即便达成和平协议,腐败问题若得不到根治,将会严重影响西方对乌克兰战后重建援助的效率和意愿。国际社会的资金能否真正用于国家重建,而非流入少数人的口袋,将是乌克兰未来能否稳定的关键之一。 总而言之,泽连斯基亲信的腐败案,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乌克兰在应对外部侵略的同时,所面临的深刻内部治理挑战。这些丑闻正在消耗乌克兰的战争潜力,削弱其国际信誉,并可能成为压垮战争意志的最后一根稻草,最终促使各方走向谈判桌,以一个未必完美但现实的方式终结这场冲突。

0 阅读:5

猜你喜欢

国际关系教授聊观点

国际关系教授聊观点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