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刘强东680分考上中国人民大学,1994年,伍继红692分考上中国人民大学。2017年,刘强东向母校捐了30亿,伍继红是低保户的六个孩子妈。 1994年,开往北京的列车上坐着两个怀揣梦想的年轻人,他们都被视作村里的希望,谁也没想到,二十多年后,一个是叱咤风云的京东掌门人,另一个却成了不仅不会用手机电脑,还住在土坯房里的特困低保户。 要知道,当年的伍继红,在赣州的那个小山村里,可是被老师捧在手心里长大的“天才”,过目不忘背诵课文是她的拿手好戏,期末考第一更是家常便饭,而此时的刘强东仅仅比这位未来的小师妹大了两届。 这张印着“中国人民大学”烫金大字的录取通知书,本该是两人命运共同的加速器,却在1996年的一声惊雷下,因为性格与选择的迥异,导向了天差地别的终局,那一年国家取消了“包分配”政策,铁饭碗碎了一地。 这对于只求安稳、没什么野心的伍继红来说,无异于当头一棒,但对于在大三就攒钱做家教、脑子里充满商业躁动的刘强东而言,这反而是大展拳脚的时代号角,同样是面对社会的惊涛骇浪,刘强东也是栽过大跟头的,他大四那会儿胆子大,不仅掏空积蓄。 还找亲友东拼西凑了20万全砸进餐饮项目,结果因为没做调研赔个底掉,但他没趴下,背着债去打工,硬是靠着那股子不怕输的劲头,在被骗被抢的绝望里熬了出来,最终抓住了互联网的风口。 反观伍继红,昔日的“学霸”光环在残酷的职场选拔面前碎了一地,她虽然笔试无敌,但性格过于内向,申论背得再熟也掩盖不了面试时被拒之门外的窘迫,特别是当父亲去世的消息传来,这成了压垮她心理防线的最后一根稻草。 其实命运并非没有给过她翻身的机会,在广东打工期间,她曾手里攥着那份月薪三千的档案管理工作,这在当时并不算低,哪怕是在教育软件公司、服装厂或是培训机构辗转时,只要沉下心来,未必没有出路。 坏就坏在那种落差感,当她看到当年成绩不如自己的老同学都端上了公家饭碗,心里那个失衡的天平彻底翻了,这种心气高却受不得挫的矛盾心态,让她在一次次“辞职备考”和“随便找活”的循环里,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一步步从大城市的白领退守回农村。 事业上的碰壁,让她迫切想在感情里找个避风港,也就是在这个当口,初中同学郭长华带着并不靠谱的所谓“成熟阅历”闯了进来,为了寻求那种虚幻的温暖,伍继红不仅两个月就闪婚,甚至忽略了对方初中毕业、没稳定工作且毫无责任感的事实。 这段草率的婚姻简直是噩梦,两人三天两头吵架不说,等到她快临盆了,这男人竟然出轨玩消失,挺着大肚子千里寻夫,最后只换来村民的嘲笑和一段破碎的婚姻,这次打击彻底击碎了伍继红的心气。 为了在这个对自己指指点点的村庄生存下去,她像是自暴自弃一般,经人介绍嫁给了邻村那个同样家徒四壁的光棍邓高华,这个曾经被班主任寄语“前途无量”的高材生,就这样在生养了五个孩子(包含与前夫所生)的操劳中,渐渐封闭了内心。 一家九口挤在破旧的屋子里,由于长期与社会脱节,她不仅眼神变得沉默木讷,甚至连外面的世界变成了什么样都不知道,如果不是2017年那位扶贫干部的走访,这段令人唏嘘的故事可能永远会被埋没在黄土之下。 当伍继红的境况被传回母校,人大校友会的震惊可想而知,爱心捐款和援助从四面八方涌来,试图拉这位跌落谷底的校友一把,然而回看这段跨度二十年的变迁。 学历固然是敲门砖,但在时代的洪流中,真正决定一个人能游多远的,往往是逆境中的胆识和面对落差时自我调整的能力。 信息来源:澎湃新闻——人大毕业生伍继红曾因变故成低保户,如今一家九口搬进新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