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台海爆发冲突,最难啃的骨头不是台湾本岛,而是距大陆仅50公里的东引岛!很多人以为,现代战争下没有攻不下的“小岛”,错了!台军几十年的“掏空”作业,已将其升级为“地下堡垒”,传统登陆和轰炸几乎无效。 说白了,台海要是真动起手,东引岛这颗“钉子”比台湾本岛还难拔,可这钉子压根没必要硬拔。可能有人觉得这话夸张,现代战争都是导弹开路、战机横扫,一个才4.4平方公里的小岛,还能翻了天? 我告诉你,还真别小瞧了它,台军在这岛上经营了几十年,早就把整座岛挖得跟迷宫似的,传统打法还真拿它没辙。 先说说这东引岛的位置有多关键,它是马祖列岛最北端的要塞,跟福建平潭岛的距离还不到50公里,开个快艇加个速,不到一小时就能靠岸。 这种近在眼前的距离,让它成了两岸军事对峙的前沿阵地,相当于台军架在大陆门口的一个岗哨。 而且这岛的地形简直是天生的军事要塞,整个岛都是坚硬的花岗岩,海岸线大多是30米高的悬崖,下面暗礁密密麻麻,海水一下子就深到几十米。 我感觉就算是有经验的登陆部队,想找个合适的登陆点都难,更别说还要面对岛上的防御了,之前看过一些军事分析,早就把这里归为常规部队难攻克的地方。 追溯一下这岛的历史,清末的时候还只是个小渔村,1904年英国人在这建了座灯塔,就是为了给过往的船只指引方向。 真正让它变样的是1949年,国民党军队败退之后,很快就把这里改成了军事据点,带着装备的部队登岛后,先搭了临时营房,接着就开始勘测岛上的岩层,说白了就是想把岛挖空建堡垒。 这么多年下来,台军的“掏空”作业就没停过,我认为他们大概率是在花岗岩山体里挖了纵横交错的隧道,还有藏弹药、住人的地下工事,甚至可能连火炮都藏在山体里,外面只留个射击口,平时根本看不到,导弹轰炸都很难精准命中要害。 可能有人会问,既然这岛这么难打,那为啥非要登陆不可?其实答案很简单,干嘛要登陆东引岛? 先留着它,等台湾本岛都解放了,它自己就主动投降了,这种小岛再坚固也没用,它所有的补给都得靠外部输送,我们只要在外围做好封锁,断了它的粮食、淡水、燃油还有弹药供应,岛上的官兵怎么生存? 我觉得就算他们地下工事再完善,储备的物资也总有耗尽的一天,到时候不用我们动手,他们自己就撑不下去了。 而且从军事逻辑上来说,历史上就没有攻不克的堡垒!原因很简单,当你缩进堡垒的那一刻,你就把战争主动权完全交给了对方。 东引岛的台军再能躲,也只是被动防御,我们完全可以掌握战争的节奏,不用跟他们在这小岛上死磕。我感觉可以把精力放在更关键的地方,等大局已定,这孤立无援的小岛自然也就成了囊中之物。 还有个点可能大家没注意到,东引岛面积小,承载能力有限,就算台军部署了兵力和装备,也成不了气候,顶多就是给我们制造点小麻烦,根本影响不了整体战局。 真要是封锁起来,岛上的通讯再一切断,官兵们看着外面的局势,心里肯定会慌,到时候要么投降,要么逃跑,根本不用我们费多大劲。 总的来说,东引岛看着是块难啃的骨头,实则是块“鸡肋”,硬啃既费力气又没必要。把主动权握在自己手里,先解决主要矛盾,再回头收拾这个孤立的据点,才是最稳妥的办法。 以上都是我的个人看法,不代表任何官方观点,大家觉得东引岛会不会成为战局中的关键节点?或者有其他不同的看法,都可以在评论区聊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