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程子华率部秘密进关,途经密云时,他听说密云只有2000守军,就打算花

史太郎呀 2025-11-28 14:45:25

1949年,程子华率部秘密进关,途经密云时,他听说密云只有2000守军,就打算花3个小时拿下密云,谁知打了3天才发现情报有误!  1949年初华北大地正值隆冬,平津战役进入关键阶段,程子华率领东北野战军第4纵队、第11纵队悄然南下,这支劲旅肩负着一项绝密任务,神不知鬼不觉地切断平绥铁路,将傅作义的王牌第35军困死在张家口。 为确保行动隐蔽,部队采取了前所未有的保密措施,骡马蹄子全部裹上厚厚的棉布,无线电台保持静默,每天只在夜幕掩护下急行军70里。 战士们啃着冰冷的干粮,即使耳朵冻得溃烂也不敢生火,更绝的是东野主力还在沈阳大张旗鼓地举办庆功宴,组织包饺子,营造出部队正在休整的假象,程子华则带领部队避开山海关这个显眼目标,选择从喜峰口、冷口等偏僻隘口悄然入关。 12月3日深夜,当先头部队抵达密云城下时,侦察参谋递上的情报让程子华眼前一亮,城内仅有国民党保安团和警察大队约2000人驻守,对于刚在辽沈战役中横扫千军的东野精锐来说,这简直就是送上门的猎物。 程子华当即拍板:3个小时解决战斗,决定由第11纵队31师担任主攻,在他看来密云位置重要,若不拔除这颗钉子,后续部队西进必受威胁,况且区区2000地方武装,还不够东野塞牙缝的。 然而战斗一打响,情况就完全失控了,当突击队架起云梯攻城时,城头守军突然泼下大量煤油,瞬间点燃了整个东门,30多名战士在烈火中挣扎惨叫,场面惨不忍睹,城墙上密集的机枪火力如暴雨般倾泻而下,进攻部队伤亡惨重。 更让程子华震惊的是,守军的火力配置远超预期,迫击炮、重机枪应有尽有,城墙下还隐藏着36座精心构筑的暗堡,交叉火力封锁了所有进攻路线,这哪里是什么保安团,分明是正规军的防御体系。 原来就在东野秘密南下之际,驻守古北口的国民党暂编第63师1团、石匣镇的第13军115师两个团,以及热河省保安团等部队,因担心被各个击破,纷纷撤入密云城内。 守军总兵力激增至7000余人,其中不乏美械装备的精锐部队,第13军89师266团更是傅作义的嫡系,战斗力相当强悍。 面对出乎意料的顽强抵抗,程子华陷入两难,撤退意味着任务失败,强攻则要付出巨大代价,最终他咬牙下令:不惜一切代价拿下密云。 炮兵营集中火力轰击城墙,步兵在弹雨中前仆后继,血战持续了整整4天3夜,东野付出1000多人伤亡的惨重代价,才终于在12月6日攻克密云,歼敌5000余人。 但是胜利的喜悦还未散去,一份来自西柏坡的特急电报就让程子华如坠冰窟,毛主席在电报中措辞严厉:惊动傅酋,误我大局,原来密云激战的消息已经传到北平,当傅作义听说攻城部队戴着狗皮帽子时,立即识破了东野入关的事实,这是东北部队的典型特征。 傅作义当机立断,急令第35军火速撤离张家口返回北平,这支王牌军一旦逃脱,不仅会增强北平的防御力量,更可能促使傅作义下决心从海路南逃,那样的话,中央抑留傅作义集团于华北就地歼灭的战略构想将功亏一篑。 危急时刻华北军区第3纵队司令员郑维山主动请缨,率部在零下20度的严寒中强行军,终于在新保安截住了国民党第35军的退路,杨罗耿兵团主力随后赶到,在新保安展开了一场异常惨烈的阻击战。 为了炸毁敌军赖以突围的桥梁,工兵连的战士甚至用血肉之躯充当人体炸弹,最终第35军全军覆没,傅作义失去了最后的依仗。 密云之战虽然取得了战术胜利,但在战略上却是一次严重失误,程子华的冒进不仅暴露了东野的行踪,还差点让整个平津战役功亏一篑,战后毛主席连发两封电报批评他延误战机。 1949年底,程子华调任山西省委书记,从此告别了军旅生涯,1955年全军大授衔时,19个兵团司令员中有18人获得将帅军衔,最低也是上将,唯独程子华缺席,虽然官方解释是他已转业地方,但密云一战的失误无疑影响了他的军事生涯。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信息来源:北京市密云区人民政府《解放密云城》

0 阅读:95
史太郎呀

史太郎呀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