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36岁的陆英生完14个孩子后,走到了生命的最后关头。她把所有保姆都叫

史太郎呀 2025-11-28 13:45:10

1921年,36岁的陆英生完14个孩子后,走到了生命的最后关头。她把所有保姆都叫到身边,给每人发了一个相当于8年工资的红包,说:“拜托大家在我走后,照顾好我的孩子们!” 1921年深秋的苏州,张家大宅内弥漫着沉重的氛围,36岁的陆英虚弱地靠在床头,面色苍白却目光坚定,她颤抖着将九个红包递给围在床边的保姆们,每个红包里装着200块大洋,这相当于你们八年的工钱,陆英的声音微弱却清晰,拜托各位,在我走后一定要把孩子们照顾到十八岁。 保姆们接过红包时手在发抖,不是因为钱的分量,而是因为这份托付的沉重,她们深知,这位即将离世的主母,正在用尽最后的力气为孩子们铺路。 陆英原本是扬州陆家的千金小姐,父亲陆静溪曾任两淮盐运使,家境优渥,1905年21岁的她嫁给了年仅17岁的张武龄,这桩婚事轰动了整个合肥城,陆家的嫁妆队伍从城外十里亭一直排到张家门口,紫檀家具、金银器皿,甚至连日常用的扫帚簸箕都用银链装饰。 婚后的陆英展现出了惊人的持家才能,张家是个上百口人的大家族事务繁杂,陆英却能将一切打理得井井有条,家族分财产时,她公正划分,避免了纷争,金融动荡时她敏锐判断金价走势,及时变卖金锭为家族挽回巨额损失。 但是十六年的婚姻生涯里,陆英经历了14次怀孕,最终养育了4个女儿和5个儿子,频繁的生育严重损害了她的健康,但她从未因此忽略对子女的教育。 陆英在张家大宅内设立了专门的图书室,故意将书籍摆放得触手可及,让孩子们随时能够阅读,她请来最好的老师教授古文、算术、音乐,自己也坚持每日读书,为孩子们做榜样,更难得的是,她对待家中保姆如同家人,不仅教她们识字算账,还允许保姆的孩子来家中一起学习。 1920年,陆英拿出自己的私房钱,在苏州创办了乐益女子中学,专门资助贫困女孩接受教育,她深信知识能改变女性的命运,这在当时是极为超前的理念。 悲剧发生在1921年初夏,陆英因牙疼前往上海治疗,却在拔牙过程中感染了坏血症,在那个没有抗生素的年代,这等同于宣判了死刑,高烧不退的陆英被紧急送回苏州,医生们束手无策。 弥留之际陆英做了两个重要决定,她先将所有嫁妆退还给娘家,名义上是不想让孩子们因财产而懈怠,实际上是担心将来的继母会侵占财产,让孩子们受苦,其次就是那笔托孤的钱。 陆英去世后仅半年,张武龄就续娶了乐益女中的年轻教师韦均一,新夫人比陆英的大女儿只大七岁,对这九个继子女态度冷淡,但陆英生前培养的保姆们,没有一个离开,她们记得陆英平日的恩情,更记得临终前的嘱托。 在动荡的年代里,张家为避战乱辗转迁徙,无论环境多么艰难,保姆们始终守护着孩子们,当继母想克扣学费时,她们联合起来据理力争,当孩子们受委屈时,她们用温暖的怀抱给予安慰,轻声念叨着夫人说过,做人要坚强。 这份超越血缘的守护最终开花结果,陆英的四个女儿后来被称为合肥四姐妹,张元和成为昆曲艺术的传承者,张允和嫁给了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张兆和与作家沈从文结为夫妇,张充和远赴美国耶鲁大学传播中华文化,五个儿子也各有成就,在历史、农业、音乐等领域成为专家。 1938年张武龄病逝,临终前他要求与陆英合葬,因战乱原因,直到1943年,散落各地的子女们才聚齐,完成了父亲的遗愿,那一刻他们都明白,没有母亲当年的远见和保姆们的忠诚守护,就不会有张家后来的辉煌。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0 阅读:91
史太郎呀

史太郎呀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