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的一天,国家二机部派人来到汽车底盘厂,找到新婚不久的六级车工原公浦,别

青丝共谈过去 2025-11-28 12:25:13

1961年的一天,国家二机部派人来到汽车底盘厂,找到新婚不久的六级车工原公浦,别人怎么也不愿意离开上海,去大西北的戈壁滩,他却说“我愿意去。”后来,原公浦无数次感慨万千地说:“我姓原,这辈子跟原子弹有缘。” 原公浦1934年出生在山东掖县,早年父母双亡,生活逼得他十几岁就离家到上海当车工学徒。12岁当儿童团长,半夜偷敌人子弹送给八路军,14岁背粮食弹药支援前线。上海解放后,他一头扎进工厂学技术,三年满师达到四级车工,还能独立画简单图纸。1956年调到上海汽车底盘厂,很快成了六级车工和技术骨干,还当上团总支书记。1959年7月刚和上海姑娘郭福妹结婚三个月,小日子才开头,国家调令就来了。 那时候国家二机部到上海选人去西北干保密任务,好多人一听戈壁滩就摇头,有人舍不得上海的灯红酒绿,有人怕苦怕累直接拒绝。轮到原公浦,他二话不说就报名:“我去。”领导找他谈心,他只说国家需要就行,没多废话。回家告诉郭福妹,媳妇先愣了,岳母更急得掉泪,可他认准一个理儿,国家的事比天大。没多久郭福妹也申请跟着去,把五个月大的女儿托给母亲,两人就这么上了西去的火车。 1959年到404厂,条件苦得没法说,风沙满天飞,每天半脸盆水从头用到脚,剩点还舍不得倒。吃的也少,困难时候挖骆驼草籽拌青稞面充饥,郭福妹在车间做分析,还包揽全部家务。原公浦直接进封闭训练,穿厚防护服,戴三层口罩双层手套,隔着玻璃窗从小孔操作球面车床,对着钢球模拟件练手。半年下来,他有时一天干20多小时,废模拟件堆成山,体重掉了15斤,就为找准手感。 1963年核材料终于出来,加工原子弹核心铀球的任务落到他头上。只有一台球面机床,全靠手工,误差不能超微米级,多一刀少一刀都完蛋。1964年4月30日晚8点开始干,刚车两刀铀件突然掉进切屑盘,大家心都提到嗓子眼。他喝口牛奶稳稳神,调整真空吸盘重新来。每刀都要停下测量计算,上报总工程师批了才能继续。剩下最后三刀,全车间安静得掉根针都听得见,他一刀一刀推进,车完最后一刀直接瘫坐在地。5月1日凌晨检测,所有数据完美合格,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心脏就这么在他手里出生,从此大家叫他“原三刀”。 1964年10月16日罗布泊爆炸成功,消息传回基地,原公浦和同事们抱成一团哭得像孩子。那一刻,多少年苦都值了。他把最宝贵的三十多年青春献给戈壁,和郭福妹一起吃尽苦头,却从没抱怨过。钱三强评价他是一颗非常重要的螺丝钉,他自己常说姓原就是原子弹的原,公浦是人民的仆人。 1994年退休回上海,2020年拿到中国核工业功勋奖章。2021年8月22日,原公浦在上海去世,享年87岁。一辈子隐姓埋名,干惊天动地事,他走得安静,却把两弹精神留给了后人。

0 阅读:25
青丝共谈过去

青丝共谈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