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关系剑拔弩张,一名日本自卫队高官叫嚣:如果真的和中国打起来,日本民众不必要惊

论芸有事 2025-11-28 10:38:13

中日关系剑拔弩张,一名日本自卫队高官叫嚣:如果真的和中国打起来,日本民众不必要惊慌,因为在日本本土上遇到解放军的概率为零。 日本人的骨子里觉得四面环海是天然的护城河,甚至迷信所谓的“神风”,事实也确实如此,翻看历史,元朝那会儿庞大的舰队是因为台风折戟沉沙。 这种历史的侥幸,让日本战略界产生了一种根深蒂固的错觉:只要守住海岸线,利用海峡天险,自己就是绝对安全的“神国”。 但是,这位高官显然选择性地忽略了一个最基本的常识:科技在爆炸,战争的形态早就变了,以前打仗,受限于木质战船的抗风浪能力和补给限制,跨海远征确实难如登天。但现在是什么时代?现在是海陆空天电五位一体的时代。 当人类的战争手段已经进化到高超音速、隐身突防、远程精确打击的时候,那点引以为傲的海峡宽度,在现代远程火力面前,甚至不够一脚油门的,拿着几百年前的“老黄历”来预测未来的战争走向,这就好比骑着自行车去跟高铁赛跑,还嘲笑高铁没有脚蹬子,这不可笑吗? 他口中的“登陆概率为零”,潜台词是认为中国军队必须像二战诺曼底那样,把百万大军送上沙滩去拼刺刀,然后他们就可以利用本土防御优势来抵抗,这种思维定式,完全停留在上个世纪。 今天的中国,拥有着全世界最完备的工业体系,更有着让某些对手夜不能寐的“东风快递”业务。现代战争讲究的是“非接触作战”和“体系瘫痪”。 日本的地形是什么样的?狭长、破碎,毫无战略纵深。它的工业精华、能源储备、电力枢纽、甚至是那几个关键的军事基地,全部密集地分布在沿海那几个狭窄的平原带上,就像是一串挂在树枝上的葡萄,一打一个准。 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在现代化的战术体系下,如果真的到了不得不动手的地步,解放军根本不需要第一时间去抢滩登陆。 只需要切断你的能源通道,瘫痪你的指挥中枢,摧毁你的雷达站和机场,这仗在某种意义上就已经结束了,一个资源极度匮乏、粮食自给率极低、能源全靠进口的岛国,一旦被海空封锁,一旦本土的关键节点被“点穴”式清除,它拿什么来维持战争机器的运转? 所以,那个所谓的“登陆概率”,根本就是一个伪命题。我有能力让你坐在家里就失去反抗能力,又何必非要第一时间派人去你的土地上踩两脚呢? 那么为什么日本自卫队这时候要急着喊出这种看似强硬的话?俗话说缺什么吆喝什么,这种看似自信的表态,恰恰暴露了他们内心深处极度的不安全感和焦虑。 最近几年,日本政府跟在美国后面亦步亦趋,又是要把防卫费翻倍,又是要购买美国的“战斧”巡航导弹,甚至还在西南诸岛搞各种针对性的军事部署,又是建弹药库,又是修避难所。 他们拼命想把自己打造成美国在西太平洋遏制中国的“防波堤”和“桥头堡”,但他们心里比谁都清楚,这个“防波堤”一旦真的发挥作用,代价就是日本自身的毁灭,美国离得远,可以隔岸观火,但日本可是就在家门口。 这位自卫队高官的言论,与其说是说给中国听的,不如说是说给日本国内民众听的“心理按摩”,现在日本国内反对扩军备战的声音很大,老百姓也不傻,谁愿意给美国当炮灰? 所以高层必须编造一个谎言,试图用一种虚假的历史经验,来掩盖现实中巨大的战略劣势,他们想让日本民众相信,自己依然处于一个安全的“真空层”里,从而骗取民众对扩军政策的支持。 这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战略欺骗,是在拿本国国民的安危做政治赌注,中华民族向来是爱好和平的,回顾几千年的历史,中国即使在最强盛的汉唐时期,也没有主动去侵占过日本的土地,我们的文化基因里,写的是“以和为贵”,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但是不侵略不代表没有能力反击,爱好和平更不代表软弱可欺,奉劝海那边的一些人,与其沉迷在“神风护国”的旧梦里自欺欺人,不如睁开眼看看世界大势。 在这个射程即真理的时代,别总想着挑衅邻居,真要到了那一天,决定战争胜负的,绝不是什么“登陆概率”,而是谁掌握了正义,谁拥有了捍卫和平的绝对实力。 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各位在评论区留言!

0 阅读:59

猜你喜欢

论芸有事

论芸有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